根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消息,在3月26日,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Caring Cross宣布与巴西卫生部所资助的基金会Fiocruz达成合作,共同开发用于白血病、淋巴瘤和艾滋病相关的CAR-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此前双方曾针对治疗白血病及淋巴瘤的CAR-T疗法开展过合作。
这则新闻所指向的CAR-T疗法是近年来冉冉升起的抗癌新星,却因为治疗费用过于高昂而无法推广。
在3月中旬,大名鼎鼎的期刊《Nature》发布了印度生物技术公司ImmunoACT所研发的NexCAR19,其用于治疗血癌,单次治疗费用已经下降至3-4万美元。相较于此前不少资讯宣传的“百万一针”而言,单针费用已经下降了约七成。尽管治疗成本仍然不菲,却为更多普通家庭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目前全球已经获批上市的CAR-T包括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Yescarta(在美/欧/加获批)、针对套细胞淋巴瘤的Tescarta(在美获批)、Kymriah(在美获批)、针对肝癌/脑瘤/胰腺癌的mmunCel1-LC(在韩/美获批)等多款产品。国内也已经对奕凯达、倍诺达发出了许可。一线医疗人员对日益增加的CAR-T药物成员极为欢迎。
CAR-T疗法被看好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线方案,诸如糖尿病、狼疮和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应用CAR-T疗法来抑制病症。其主要机理是将人工合成分子CAR植入T细胞中,让后者获得专门指向癌细胞的攻击性。
相较而言,后起之秀TCR-T(T细胞受体基因改造T细胞)则是一种特异性肿瘤治疗的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其着眼于改造T细胞的天然受体,增强其对癌细胞的识别能力。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需要针对肿瘤抗原展开分析,获得其抗原表位及特异性TCR序列,在基因工程的辅助下把特定的TCR基因序列转染至病患自身的T细胞,相当为武器“附魔”。
经过扩增后回输至患者体内,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打击。TCR-T在制备难度上显著高于CAR-T,不过已经证实在转移性黑色瘤、胆管癌、肾癌、结直肠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癌症中有良好疗效。
TCR-T的惊人威力从若干实体瘤治疗病例就可见一斑。实体瘤的主流治疗方法为免疫化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不过并非所有病患都对化疗药物敏感,且符合aotu-HSCT的患者占比不高,这意味着大部分患者仍然处于被常规疗法“抛弃”的悲惨境地。
相较于识别抗原能力有限的CAR-T来说,TCR-T主攻实体瘤,其归巢能力更强,且具备T细胞激活的全部信号功能,可在免疫识别过程中募集与TCR相关的全部共刺激分子。
并且,TCR-T可塑性强——九成蛋白均可被开发为靶点,可广泛地识别靶抗原,经过一次性输注即可实现抗癌效果。例如,星汉德生物研发的SCG101针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其已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批准开展乙型肝炎相关肝癌的临床试验。临床数据指出,经过治疗后的肿瘤体积减小逾七成,持久肿瘤反应近7个月,血清HBsAg明显好转。
自从1989年Cross G等人首次提出“CAR”概念以来,CAR-T细胞疗法先后被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B细胞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各种肿瘤,从2011年起进入高速发展期,多款CAR-T药物密集上市,更证明了这一明星产品的卓越实力。TCR-T疗法问世以来,风头不减CAR-T,二者在商业推广中仍共同面对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如何寻找新的靶点和细胞载体、如何优化制备工艺、如何降低药剂生产成本等。
相信随着细胞治疗技术的研发推进,“现货型”CAR-T和TCR-T药物将具备高安全性和有效性,属于“抗癌神药”的黎明终会到来。
参考文献:
[1]廖丹颖,梅恒. 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的进展[J].肿瘤药学,2024, 14 (01): 9-15+4.
[2]罗锡庆,古洁若.免疫细胞研究和细胞治疗与自身免疫病[J].广东医学,2024, 45 (01): 1-5.DOI:10.13820/j.cnki.gdyx.20234577.
[3]郑伟涛,李涵泺,胡康洪.TCR-T免疫治疗肿瘤:现状、挑战及展望[J].中国癌症杂志,2023, 33 (07): 707-716. 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23.07.009.
[4]许卫卫,吉萍,王涛.首例TCR-T细胞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伦理审查实践[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2, 35 (08): 865-869.
[5]张超亭,陆哲明.个体化肿瘤特异TCR的筛选策略[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21, 28 (09): 863-868.
*内容为【干细胞精研社】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