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去合肥观光,第一个要去的便是逍遥津。
逍遥津可谓合肥地标式的公园。今天天气很晴朗,太阳明晃晃地照着,丝毫没有深秋的凉意,倒让人感到有些燥热。
下了高速,便直奔逍遥津。车停在距逍遥津大门还有一段路的地下停车场。我们走出停车场,向前走了一段路,才看到逍遥津的南大门。
逍遥津的南大门是一座高近10米、三开间、牌楼式的仿古大门。大门上方一块古色古香的牌匾上书写着“古逍遥津”四个鎏金大字。
逍遥津,不但是外地游客热衷的游览景点,也是本地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这里已经成为一个旅游热点,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城市公园。
慧玲和姐走上前去。这种标志性的地方,自然要留个纪念。姐妹俩摆着造型,拍下了几张逍遥津大门的留影。
逍遥津公园古为淝水渡口,有津桥可渡,因三国古战场"逍遥津"而得名。最大的特色是园内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亭,极富情调。若逢淡雾朦胧的天气,或霞光万丈的时辰,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走进逍遥津公园,一条宽阔的青石铺就的大道通向公园内。路的中间,有一尊青铜雕像,铜像下的石座上雕刻着五个大字,“威震逍遥津”,这是为纪念三国名将张辽威震逍遥津而建。
公元三世纪时,魏、蜀、吴三国鼎立。合肥属于魏辖地,是江淮咽喉,军事重地。孙权和曹操为争夺合肥,进行过长达60年的战争。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是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东吴孙权趁曹操兴师西征汉中张鲁,合肥空虚之机,亲率雄师十万攻打合肥。镇守合肥的魏将张辽在强敌压境,众寡悬殊的危急关头,临危不惧,履险如夷,毅然率领将士出击迎敌。此战东吴精锐尽出,10万大军竟为张辽的7000守军所破,连孙权本人也差点为曹军所俘,幸赖凌统、甘宁、吕蒙等人奋力死战,才得以脱身。张辽之名为之大振。
沿着宽阔的大道向前行不远,就到了逍遥湖。只见路的右侧一片湖光秀色,绿树垂荫。
逍遥湖,水面开阔,湖中有三个岛屿。北岛上建有逍遥墅,湖岸与岛有石桥相连。南岛,也叫“螺”岛,还有一岛相传为张辽衣冠冢。游人可湖上泛舟,也可通过渡津桥登岛赏景。东南角为一椭圆形半岛。岛上的一组建筑称逍遥水榭,由水榭、方亭、游廊和太湖石假山构成,在浓密的树丛掩映下,颇具江南明清建筑的韵味。
来到湖边,只见湖边聚集着不少游人,带着孩子来游园的年轻人居多。路的另一边是绿茵茵的草地,草地边有高高耸立的树林。银杏树的叶子已经变黄,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现出一派特别的美丽景色。
沿着湖边回廊绕湖游览了一番,见前面有一高高的楼阁,正是逍遥阁。
逍遥阁是逍遥津公园的标志性建筑,高达22米,明三暗五层。暗古铜色廊柱、灰黑色仿古门窗,采用多层重檐的仿古建筑结构。一层进口处的立式牌匾上写着“逍遥阁”,二层窗外有横梁式回廊环绕,顶层挑檐下横置匾额上有黑底金字“吴魏遗踪”。具有汉代建筑风格的逍遥阁,是逍遥津的最高点,也是最佳观景台。
还有别的景点要去游览,在逍遥阁前游览了一番,没有登上逍遥阁领略一番至高点的观赏效果,我们便离开了逍遥津。
看着公园里人们或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或站在路旁看着幼童在草地上奔走玩闹的场景,真有些不忍离去。
这匆忙之间的游程,也只有走马观花,到此一游了。即使这短暂的游览之间,逍遥津也已经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