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9日 星期六 晴朗
今天是新学期第一次教师培训学习。今天学习的课程是亿童学习包之音乐教学。讲师赵瑞力。下面分享部分学习内容和个人感悟。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你教我唱,形式简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不足;二是教师说教成分多,乐曲带给幼儿的体验不够充分,感受抽象,致使幼儿对乐曲的认识不够,不能很好地理解乐曲。三是一些较难的节奏幼儿总是无法正确地掌握。图谱的运用形式也相对简单。
第一乐章:材料丰富化
1.幼儿:操作单页,音乐、视频。
2.教师:教师指导手册,教具袋——挂图、节奏卡、头饰(大)。
课件——情景视频、节奏点点、音乐屋、伴奏、清唱吧。
音乐图谱,是音乐教学中常用的便于让学生欣赏音乐的一种形式和方法。采用图形谱分析出乐曲的结构,让学生在读图形谱的过程中欣赏音乐。
图谱的正确运用,对于幼儿音乐的感知活动起到了支持和强化的作用。
图谱分类:
1.情景图。
2.点唱图。
3.节奏图。
4.动作分解图。
5.操作图。
6.指划图。
第二乐章:教学方法科学化
(一)体态式教学法。
(二)情景式教学法。
(三)幼儿自由发散式教学法。
第三乐章:板块分类化
一、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的教学重难点有哪些?
教学重点:乐段、内容、情绪。
解决方法:
1.情景法。
2.指划法。
3.动作表达法。
举例:
1.情景法:
《赛龙舟》划船的音乐:音乐速度的变化由热身舒缓、加速、加快、激烈。
2.指划法:
《小鸡出壳》,三段音乐由欢快的、舒缓的、优美的。
在一个温暖的春天,鸡妈妈孵化出一窝小鸡,小鸡要听着音乐才跳出来。
第一段音乐:引导孩子们,创编小鸡怎么出来的呢?用自己的身体做。头顶破,嘴巴啄破,手抓破,脚丫踢破,用翅膀撑破,肚子挺破……
第二段音乐:小鸡刚刚出壳的时候,走路不是很稳。小鸡走走、走走捉虫子……
第三段音乐:
小鸡吃饱了,小鸡要干什么呢?
小鸡吃饱了要回家,小鸡什么情况下会跳起来呢?
小鸡高兴的会跳起来,遇到小水坑,也会跳起来。
3.动作表达法《马戏团的小狗》:
音乐分七段。小狗走钢丝、跳火圈、跳舞、算数学题。
小狗上场的是跳一段舞蹈,感觉观众不够热烈,又跳了一段舞蹈。走钢丝,走完又跳舞。三段舞蹈。然后跳火圈。之后又跳了舞蹈……
(一)音乐欣赏教学流程:
1.预备导入:故事、画面、谈话、谜语……
2.感知体验:
聆听音乐:提问(歌词、情境)
聆听
理解音乐:分段聆听(指划律动、分析图谱)。
教师小结:分析音乐(段落、特点)
3.音乐表现:
配乐表现:肢体动作、音乐游戏。
延伸活动,创意绘画。
4.结束活动:整理退出(情境退、操作单页退)。
教学重难点:歌词、节奏、理解。
解决方法:
1.可看的歌词。
2.可点的节奏。
3.动作理解。
范例音乐是“小黄鹂与小蜗牛”的节奏。用报纸来创编音乐歌词并唱一唱:报纸报纸撕撕撕,撕成一碗细面条,请你们来呀吃一吃,报纸报纸真好玩。
我创编的,但是由于嗓子发沙哑不舒服,所以没有主动站起来唱一唱。
(二)歌唱歌谣教学流程:
1.预备导入:
(1).声音预备:音阶问好。
(2).情境导入:挂图讲故事、谈话。
2.感知体验:
(1).聆听歌曲(提问歌词)。
(2)学唱歌曲:可看的歌词(情景图)、可点的节奏(点唱图)。
3.音乐表现:
(1).游戏法。(双人、集体)
(2).表演唱。(齐唱、分组轮唱、合唱)
(3).歌词创编。
4.结束活动:
(1).完成操作单页。
(2).情景退出+音阶再见。
范文:《斗牛士》出场了:
脚丫连续跺脚,两次大大、大大……拍手大、大……
自我感觉单独的跺脚或者单独的拍手很简单,但是,同时做的时候,也就不那么容易掌握了。大部分老师也就乱掉了。有的拍手两次,跺脚一次,有的拍手一次跺脚一次,很少能把节奏点对。这需要多练习。
(三)玩奏乐器教学流程:
1.导入预备:节奏问好,
创设情景(欣赏课件、情景图)。
2.感知体验:
聆听音乐:提问(歌词,情境)、聆听。
学习节奏:声音动作模仿(分段配乐)、身体乐器、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使用方法、徒手配乐、分发乐器。
3.音乐表现:配乐表现(齐奏、轮奏、合奏)
延伸活动:创意活动、交换乐器
4.结束活动:整理退出(情境退、操作单页退)
教学重难点:乐曲理解、动作学习。
解决方法:
1.动作分解图。
2.动作模仿。
3.口诀法。
范文:《采茶姑娘》:
拿个框子,系身上,袖子放下来,袖子放下来,采一片放框里,采两片放框里,采三片放框里采四片放框里……
(四)韵律游戏教学流程。
1.预备导入:
(1).热身活动
(2).情境导入
2.感知体验:
(1).完整看
(2).操作单页学习动作(趣味口诀)
(3).趣味口诀
3.音乐表现:
(1).边看边跳
(2).边听边跳
(3).动作创编
4.结束活动:
(1).操作单页退出
(2).情境退
我问你答:
1.音乐教学有哪四个板块?
答:音乐教学有四个板块分别是:
(一)音乐欣赏教学流程。
(二)歌唱歌谣教学流程。
(三)玩奏乐器教学流程。
(四)韵律游戏教学流程。
2.《小鸡出壳》怎么指划?
答:指划法。《小鸡出壳》三段音乐由欢快的、舒缓的、优美的。
在一个温暖的春天,鸡妈妈孵化出一窝小鸡,小鸡要听着音乐才跳出来。
第一段音乐:引导孩子们,创编小鸡怎么出来的呢?用自己的身体做。头顶破,嘴巴啄破,手抓破,脚丫踢破,用翅膀撑破,肚子挺破……
五个鸡蛋平稳的用食指平稳的点噔噔噔噔噔;第六个鸡蛋是小鸡出壳的时候,跳出去,食指向上弹出去噔,这是音乐中的跳音;第七个鸡蛋又回归到正常的,用食指点一下噔。节奏很简单,幼儿很容易掌握的。
第二段音乐:小鸡刚刚出壳的时候,走路不是很稳。小鸡走走、走走捉虫子……
第三段音乐:
小鸡吃饱了,小鸡要干什么呢?
小鸡吃饱了要回家,小鸡什么情况下会跳起来呢?
小鸡高兴的会跳起来,遇到小水坑,也会跳起来。
3.音乐活动的教学流程?
答:预备导入、感知体验、音乐表现、结束活动。
上半场十一点学习完,接近尾声的时候,赵老师又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上午学习的大概内容,温故而知新。
对于我们这一线幼师来说,每一次的学习都是难得的,虽然是占用了我们的周六一天时间,我感觉是值得的,受益匪浅。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真好!感恩这美好的遇见。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上时间仓促,我一边听讲,一边记录,难免会分心,听不完整,记录不全,尽力记录一点学习的内容,分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