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年青人不知道小盐是何物了,自然就更不明白小盐的生产过程了。
小盐又叫土盐,即土法制成的盐。小,是针对大盐而言的,海盐叫大盐,如今百姓仍这样称呼。
大盐产自海洋,小盐来自盐碱地。我的老家处于曲周县城北的霍庄村,是典型的老碱窝,当年高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劳动,我就淋过小盐,对小盐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很熟,若说我是个淋小盐的把式也不过分,这自是笑话了!
据《曲周县志》记载:‘’曲邑北乡一带盐碱浮卤,几成废壤”,“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耙响,不见粮归仓”。村里上年纪的人们对淋小盐,可谓耳熟能详,记忆犹新,甚至没齿难忘!
淋小盐,必须建有盐池。找一块空地,用麦桔泥垛成一个长方形的长约5米、宽约2米、深约1米的池子。底部用木棍架起,木棍上再放上秫秸或苇席薄子。这样,一个淋小盐的盐池就建成了。盐池的最下面,都是胶泥铺底,防止盐水渗漏。
每到春天,盐碱地上到处都是泛白的盐土,大风来临,盐碱地上尘土弥漫,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春季刮盐土成为社员们的主要工作,因为到了雨季就不能再刮盐土了。大家在春季至麦收阶段主要是备盐土,备盐土需要的工具很简单,都是铁刮子、铁锨和扫帚,运输车辆为排子车。
拉回盐土,堆在盐池旁边,堆的跟小山似得,还要做防雨保护,否则,雨水淋湿了盐土,土中的盐分就流失走了。到秋后场光地净,农活少了,这就开始了淋盐。
社员们将堆放的盐土装在淋盐池子里,踩实;然后,在最底部放上一个大水缸,接盐水。在踩实盐土的池子上加水,一次又一次地加,直到盐土中的盐分所剩无几。淋出的盐水,流入底部的水缸里,水缸满了,再舀到另一个水缸里。如此往复,直到几个水缸盛满淋出的盐水。之后,再架起大铁锅,煮熬盐水,社员们通宵达旦的熬,雪白的小盐就制成出锅了。
生产队里把淋好的小盐分到各家各户,有使用不完的,还可以拿到集上卖钱。当时,曲周城北一带,人们生活比较困难,不仅没有粮食,缺吃少穿,就连吃的食盐也买不起。大家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盐碱土淋小盐,不仅解决了自身的食用问题,还挣来了收入。
小盐是曲周几代人的记忆。那时谁能吃得起大盐那肯定是有钱人,犹如今天谁家开了个大奔在街上招摇过市。不瞒各位看官,在下20岁之前没吃过大盐,到城里舅舅家串亲戚吃到用大盐淹的白萝卜,就象今天吃到海参鱿鱼一般!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几十年过去了,盐碱地不见了,吃惯了的小盐再也难觅其踪,我还真有些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