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刊第34期·2017年12月(上)
本期编辑/鸢尾苏
卷首语
还记得学习《哈姆雷特》的时候,老师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电影中亦是如此,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主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角度,去揣摩电影的线索,赏析角色的设立,斟酌故事的意义。
如果说电影就是人生,那么我们就是用自己的角度和态度去旁观一个人或一个时代人生的酸甜苦辣。
本期入选文章共7篇。
1、《芳华》:个体与时代
作者:一棵花白
更多的年轻人,来不及经历这样的矛盾冲突,就已经投身现实。他们没有时间去探寻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坏人却越过越好,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为什么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像一个被诅咒的循环,为什么一些历史被掩埋,过度粉饰后的历史背后,有多少沉默的灵魂。
所以我今天不再讨论这些了。
我们谈一些更小的话题。强势的时代潮流里的小人物,应当如何度过一生。
2、《至爱梵高》|繁星点点的夜晚,孤独踯躅的灵魂
作者:江昭和
疯狂,就是他的一生,疯狂,就是他的灵魂。
这颗孤独的灵魂,在尘世间飘荡,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如果没有这种捶心刺骨,浓到极致的孤独,我们很难想象,在他的笔下,能够生出如此充满爆发力,和生命激情的花,更加深入骨髓的,其实是看似炽烈张扬的「生」里,暗暗生光,隐隐发烫的「死」的预兆。
3、《闻香识女人》:生命从“毁灭”到“重生”的过程
作者:黄青海
我们的对周遭世界的看法遭到左右,就是我们遭遇问题。无法确定自身的位置,也不知生存有何意义。查理与弗兰克都想在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前者心智发育不成熟,而不懂得把握自己,容易被权威左右;后者双目失明,失去探索世界的能力,对生活显得无能为力。
4、《起跑线》:人生只有一个终点,却有无数个起点
作者:书影斑斓的简书
回到教育这个话题,面对家长们焦虑又功利的教育心态,教育研究者总在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应在起点就抢跑。但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却有许多人选择看不到:人生尽管只有一个终点,但却有无数个起点。
一些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的目标,却是另一些人一出生便拥有的。
5、《鲨海》:说说人物的对比设计
作者:松梅子扬
剧本的核心就是冲突,第一幕引发冲突,第二幕解决冲突,第三幕结束冲突。冲突总是来自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如果只是单纯的外在冲突,势必会让故事可看性少很多,所以才会总是有人物的不同个性设计,就算是《荒岛求生》那样的独角戏,也会设计人物内心的冲突,左脑的我和右脑的我总是在不停地争论,故事也得以能够继续讲下去……
6、《大鱼海棠》:很中国、很美的诚意力作
作者:辛冶
生死,命题很宏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大鱼海棠》讲的生死,是很奇幻的中国式的。我们有自己的来处和去处——来自大海,归于大海;死生是必然的旅程——就像鱼从此岸游向海底的如升楼,出生是旅程的开始,死亡即是到达彼岸;死后的人和物会化作自然中的万物相陪——化鸟化树化作风雨;所有的人终究会再相聚——生时会有相聚离别,死后必会重逢……
7、《冈仁波齐》《七十七天》接力上映,2017藏地题材影片爆发
作者:深壹
神山圣湖,宗教仪式,民族秘境……每个不安于生活的人,都想去西藏浪。不知从何时起,辞职去西藏、丽江开客栈、骑行318国道、城里开咖啡馆成了“新四大俗”。枯坐都市围城的城市新中产,总有着一颗挣脱世俗的心。他们畅想着西藏的转山、宫殿、雪域、寺庙、民宅,希望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完成对灵魂的洗礼。
关于本刊:
【简书电影半月刊】是以半月刊的形式,从简书电影专题精选出一些质量过硬,需要深度阅读的影评文章,集合成每半月5-8篇左右的精选集,以呈现出简书最好的影评文章为目标。入选的文章暂定每篇5元打赏。
如果喜欢,不要吝惜你的评论和点赞。
简书电影专题信息公告栏
【期刊回顾】:简书电影月半刊
【投稿须知】:《简书电影》投稿须知及首页推荐要求
更多活动请关注简影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