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个很火的话题:“人到中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 到了中年,“动弹不得”,是成年人最大的坎。
诚然,年少时不珍惜当下,蹉跎岁月,乃至中年失态已定,终无力回天困难。
但是,真正让人痛苦的却是内在的缺失。
有身体,无灵魂,行将就木。失去了生命与价值,生活变得毫无意义。
01
人到中年
比衰老更可怕的是活不出自我
《黑天鹅》里面有句话说:“挡住你的,只有你自己。”
很多时候,限制我们的不是年龄,而是我们内心的自我设限。
最近看到一本书,《了不起的中年妇女》。
作者张蓓,是一个自卑怯懦的普通中年妇女。
生孩子前,她是一名外企精英,前途不可限量。
为了孩子,她选择放弃事业,回归家庭,一切光鲜亮丽戛然而止。
此后,她每天围着孩子转,早晨、午餐、晚餐家务活做不完。
她跟老公吵架,跟自己较劲,为带娃没别人好而自责,常常陷入焦虑中……
直到35岁那年,闯入自媒体,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变。
孩子上了幼儿园,有了空余时间,她便开始在公众号吐槽自己的琐事生活。
老公曾经不理解:“你写的这些婆婆妈妈谁看?”
她不以为然,专注自己的目标,而正是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情,让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后来,她写的文章火爆朋友圈,她逐渐逆袭成有影响力的头部中年IP,成了别人口中的KOL。
她没有在琐碎的事情中迷失自己,而是勇敢直面内心的迷茫、焦虑、纠结,真正的遵随内心。
带着豁达,去追求精神的富足,过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面对粉丝读者的盛赞,她说:“年龄不会拖我后腿,虽然是中年妇女,依然可以活出唯一、独特的自己。”
叔本华曾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我们常常入误区中,认为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
到了中年,就不应该做年轻人的事。
其实人到中年,与年轻时只是年龄差异,其他仍无太大不一样。
认知思维更成熟,能力,心态个方面反而比年轻时,更有机会。
对想做的事,仍可以追求,要相信自己,要善于思考和观察,也能另辟蹊径,活出自己,让生活闪光。
梅耶·马斯克曾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们不必复制别人的成功,只要我们健康的、积极的、快乐自信的人生态度,
这一切都与年龄无关,我们也可以让自己优雅的变老。”
不论处于什么年龄阶段,都不要被年龄所束缚,也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只有热爱生活,并找到为之努力的事业,你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最终不负热爱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02
三十过后
比压力更不堪的是“痛失自我”
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一句话:“人最大的风险是,‘失去自我’。”
没有自我,即使暂时取得成功,也会因为没有定力,终将一事无成。
曾经有个女孩,因模仿梅艳芳,而走火入魔。
她叫张丽,原本只是一个月薪3500的普通工人。
一次偶然机会,朋友看到她化妆后的样子,惊呼像梅艳芳,她便开始有意识地模仿梅艳芳各种动作。
后来,当地举办了一场梅艳芳模仿大赛,她鼓起勇气报名参加。
台上的她就像换了一个人,歌声动作无一不像梅兰芳本尊,于是一举夺冠。
这次比赛提升了她的知名度,此后她便受邀各种表演节目。
尝到甜头的张丽开始频繁整容,不惜花重金让自己更贴近梅艳芳的样子。
依靠模仿梅艳芳,她很快成为知名艺人,逐渐变得膨胀起来。
一次综艺节目中,主持人涂磊问张丽:“你和梅艳芳有什么不同?
张丽出口说:没什么不同,我就是梅艳芳本芳!” 台下的刘德华听到后说:“张丽,谢谢你的出现,但你效仿别人,必定走不长远。”
果不其然,没多久,她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最后她连商演都接不到。
对普通人而言,真正的成功是什么? 是模仿成功者,活成成功者的样子吗?
当然不是,即使你模仿成功者获得了成功,你的成功只是一个复制品 ,而不是真正属于你的与众不同的成功。
真正的成功并不是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让自己有更强的识别度,和其他人截然不同张丽其实凭借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但是,她并没有意识到做自己,重新找回自己,才是唯一的路径。
《遇见未知的自己》书里写道说:“希望看到更多的人能够活出他们自己想要的人生,找回真实的自己。”
人生的命运,就像一辆马车。 马车的构造和质量,代表我们的命,路程便是我们的运。
马便是我们自己,无论家庭背景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马车,能前进的是你自己。
当马车失去“马”的时候,随时都有风险。只有你才能掌握命运的方向盘。
真正能让你倒下的,不是压力,而是你失去自我的内心。
只有改变内在的状态,进一步改动外在的世界, 就像春蚕破茧成蝶,迎风飞舞。
03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方可抵岁月漫长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最好的状态莫过于,眼里写满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
不羡慕谁,也不依赖谁,只有悄悄的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中年男人叫陈清贫,做传媒工作。
他出生于湖北孝感一个军人世家,从小少言寡语。
他非常热爱写作,经常一个人写文章投稿,即使遭遇退稿和冷嘲热讽,也始终没放弃。
后来,高考失利后他参兵了。
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因意外受伤,他的胸以下失去知觉,经过煎熬的恢复期,他才得以颤颤微微站起来。
回到部队后,他从战斗一线转政治处,成了一名文职干部,此后,又经历了一些波折,成了《知音》的编辑。
他做编辑、记者之余,还偷偷写博客,开办网络写作培训班。
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45岁那年,他出差组稿。
在宾馆房间,他发着高烧,神志不清,陷入深度昏迷中……
陈清贫在急救室待了四天,大约7天后,才勉强坐起来。
事后,从医生口中得知:再晚两个小时,恐怕小命不保。
经过这次死里逃生 ,他更加敬畏生命,积极乐观,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
他的写作培训班,学员遍布全国各地,他还带着老师学生坐轮渡周游世界,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没过几年,他还成了知名作家,写出了《写稿赚钱18技》、《玛雅星空》等六本书。
当一个人遭遇磨难,需要抗得住外界的压力,还要扛得住内心的压力。
保持内心的平静,保持希望,便是一种力量。
因为正是这种力量,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去抵抗岁月的绵长,翻越崇山峻岭,终究遇见一个更丰盈的自己。
写在最后 :
杨绛有言:“年龄仅仅是符号,期待我们都有之匹配的内涵。”
你不见得非要长成玫瑰,你允许的话,做茉莉、做菊花、做无名小花,活得像自己,才是对生命顶级的馈送。”
深以为然: 你20岁,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十年后还在继续混吃等死,会不会后悔当年没勇气离开?
你28岁,婚姻遇到暗礁,为了孩子,不敢抗争委屈求全,会不会后悔不敢做自己而失去话语权?
你40岁,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给不了孩子、家人最好的生活,会不会后悔之前的贪图享乐?
所有的优秀,都是被逼出来的,所有的成长,都是内在觉醒。
懂得主动完善自我,凡事向内求,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活法。
站在更高维度,观察万事万物,做出理性而客观的判断,彻底开始掌控自己的人生。
点个【在看】,愿你眼里有光,脸上有笑容,心中有爱,学会和自己相处,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