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频共振的人好多,有传媒,有书店老板,还有音乐家的妈妈,年轻的音乐博士。
我似乎遇见了难得的共鸣。
听音乐博士讲述她曾遇见的一件事,她和导师一起在俄罗斯的一家店门口弹琴,表达音乐家追梦想不可得的悲伤情绪,然而有一个穿着很破好像乞丐一般的人,很激动的来找到导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导师当即落泪,说要为他再次演奏,女孩问导师原因,导师说,那人说他认为音乐家虽然很辛苦艰难,面临各种窘境,依然相信梦想。就好像他自己,为了寻找家人,已经流浪了很久,依然坚信能找到家人,他相信音乐家也是,所以不仅仅是悲伤,还有背后的亮色梦想。
这种音乐深入到民间,一种内在的力量,激发着音乐博士,年轻美丽的女孩眼中闪着泪光,是对人的悲悯感知,还有对梦想的那种坚定。
又听学音乐表演的女孩,讲述她在学音乐过程中,一直因为自己不接地气的梦想,和父亲产生争执。并常常会陷入一种不断循环的沟通死局中,因为爸爸心理有创伤,而她也只能慢慢压抑和关闭自己的心门。5
每当想要打开,却又遇见爸爸的追问指责抱怨,于是就总想不再表达和关闭。
也许学习音乐,正是让他们能够把内心的我释放出来,就好比我用文字拯救自我一样。
又好比那位做生意,同时培养了优秀演奏家女儿的妈妈,她最近遭遇人生重创,似乎更需要一种拥抱和疗愈。更需要遇见真正的知音和实际的帮助。
然而有音乐不是么,音乐可以疗愈人心,有朋友不是么,有心灵碰触的朋友可以帮我们打开那个死局。听她倾诉,激励她走出来,或者仅仅就是陪伴和感知。
也许,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因为没有一个人的处境和时空和另一个完全一致或者经历,但我们依然可以互相取暖,因为在某一个情境我们是可以有共鸣的,彼此理解的。
那种孤独无助是共鸣的,那种无人讲述是共鸣的,那种巨大压力是共鸣,那种发现梦想是共鸣的,
人性共鸣的去温暖,人性不同的去发现,我们可以有那么多同伴一起前行,哪怕这是一条怎样可怕的人生路,我们依然可以在洞穴中找到一线光亮。
影视书评 | 图书馆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