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老师随堂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当婚姻触礁时,夫妻双方应该选择离婚,还是应该‘为了孩子’而不离婚?”,我还记得当时我的答案是“应该离婚,一别两宽,各自开始新生活,也共同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夫妻俩只是彼此不再相爱,对孩子的感情不该因婚姻关系的终止而受到影响,对孩子来说,健康的爱要比所谓的完整的爱好得多”。想来当初的答案大概是源于看惯了身边动不动吵架甚至打架的夫妻,对于这种互相攻击互相伤害的戏码感到非常厌倦。觉得这么互相嫌弃的过着就像端着盆吃屎,嫌臭还不放手,特别不理解也非常不喜欢。因为我的父母属于有矛盾也选择背着我争执,但是不会骂街更不会大吵特吵的那种,更别说动手了。这样也叫人觉得不正常,怎么可能完全没有分歧呢?
现在如果让我再回答一次,答案会截然相反,我可能会选择为了孩子而不离婚。我对单亲家庭并无歧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离婚率提高是必然,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构成。假如是我自己选择伴侣,如果对方是单亲家庭,那么我希望婚前相处的时间更久一点,婚前自己更“作”一点,对男方的朋友圈也做更加深入的了解,双方聊天的尺度更大、涉及的领域更广泛一点——为了扫雷。谨慎地进入婚姻,才是降低离婚率的正确方向吧。
接触过一些单亲家庭长大的小孩,那些父母离婚后仍跟朋友一样没有交恶的,小孩也跟普通家庭的孩子没什么两样,而那些因为父母离婚后关系糟糕的,因为双方都向孩子灌输憎恶对方的观念,当妈的说爹如何混蛋,当爹的说妈如何不负责任,孩子长期包裹在一种负面情绪当中,在经历长期的痛苦和迷茫期后,如果没能正确疏导这些不好的情绪,小孩会逐渐心理失衡。小孩之所以需要保护,就是他承受力弱啊,有些事情他自己是无法正常消化的。而我也是这几年才逐渐意识到这一点,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大部分人的命运,早在出生之时,就已经注定了。你所出生的家庭,被动选择的父母亲戚,这些你成人之前接触最多的人,都是你人生底色的描摹者。人生的格局大小,审美如何,情绪是否稳定——是的,我个人认为性格无论是开朗或内向都各有利弊,情绪稳定才是心理健康的标志——这些都由抚养你的人给你最直接的示范,潜移默化地,润物细无声地,你在浑然不觉中就这样被塑造了。
以目前的国情,婚姻确实是爱情的坟墓,至少对女人来说是这样。女性既要分担生活开支还要包办家务、既要养育幼儿还要处理婆媳矛盾等各种家庭关系,那些鲜活蹦跳的荷尔蒙和多巴胺,在柴米油盐里、在过年去你妈家还是我妈家的争吵中、在孩子上学谁接谁送、在“老子辛辛苦苦赚钱养家回家连四菜一汤的热饭都吃不上这样合理吗”的责备中、在假期是在家看球还是外出旅游的争执间,早已逃的连影子都没了。纯粹因为爱情而走入婚姻的家庭凤毛麟角,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男女的结合是出于“综合性价比的考量”,但“平衡生活与工作”是只有女性需要面临的问题,男性毫无疑问地会选择“以工作为重”,哪怕他所说的加班实际上是下班后再在公司打三小时游戏。大部分男性婚后通常比婚前过的更滋润:生活费用有人分担,衣食有人打理,稳定性伴侣,父母有人帮忙关顾,所有单身时的焦虑一扫而空。难怪男人再骂女人虚荣无脑或者高冷难搞,也还是会选择婚姻。而社会对男性追求婚外情或者婚外性也有着极大的包容,女性婚后被要求的整体形象是无性欲的,基本等同于一个保洁员+育儿嫂+生活助理,我最近常常在想,女性真的需要婚姻吗?现如今,婚姻对女人的价值是什么?如果婚后生活痛苦又不得不维持现状,那又应该如果降低自身负面情绪在养育时对子女带来的不良影响?
婚姻里最重要的是责任,鉴于大部分家庭都是“孤寡式育儿”,养育者的角色通常是母亲担任,比如学生家长会通常以母亲参加居多。父亲角色的长期缺位(完整家庭只要父亲还给学费和部分生活费,那么就已经是普通意义的好爸爸,如果一年能洗上几次碗,脏衣服会自己丢进洗衣机的话,那简直可以上新闻联播),造成父亲和孩子的关心不够亲近。相当一部分母亲,在产后受到丈夫的冷落之后(大数据显示,产后丈夫出轨率远高于其他时期),出于一种情感补偿,妈妈会将全部心力放在孩子身上,对于男婴可能会投射自己“培养出自己理想的男人”这样的心理。心理上更容易产生依赖,通常这样的母亲对儿子的控制欲很强,大多数的妈宝男就是这样造就的,妈宝男婚后的标配的婆媳矛盾,这似乎更像是一段三角关系,而不是简单是观念不同造成的代际冲突。
我承认父母和家庭对人的影响深远,但也反对“出了问题就怪父母和原生家庭”这种态度,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大人之所以被称为大人,就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力量,可以对抗来自外界的伤害——不管是今天的新伤还是十八年前的旧伤,统统自己嚼碎消化,慢慢恢复,慢慢疗伤,慢慢成长。成长的过程,本就是远离的过程,逐步脱离父母,构筑自己的独立王国,正视那些伤痛,对抗外界伤害,做自己命运的掌控者,无论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