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人来人往的路上,自己是A,看到前面的B走的很好、很自信,于是就往B的方向走。又遇到C,哇哦,怎么这么棒,自己怎么还停留在这里?是不是也可以走到C的方向呢?这里就会让我们产生了“迷茫”“焦虑”。
那应该怎么办呢?
做法就是意识到自己是A,意识到自己是不一样的。可根据自己过往的感受来看看自己是喜欢什么。
阿姨觉得博士生很好、叔叔觉得研究生很好,这些都是他们觉得很好,而你自己呢?
在理查德《多维度思考》当中说到“不要因为我写下这本书,就相信我写下的一切”,自己要有一个意识到自己的过程,对方和自己的观点是否一致。自己要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找出自己的方向。
不知道方向就好像自己出门却不知道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一样,怎么可能不迷茫呢?
那应该怎么做呢?
确定一个自己的目的地,并且相信自己一直走下去。
还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的时候,可以多出去走走。当自己接触的东西多了,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了解未来很难,但是了解自己还是可以的,只要自己有一个走下去的方向,自己过往的经历都是未来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