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去上学,需要穿过2个村子,一片坟场。到了冬天,下了晚自习,和同学一路小跑回家,风直往脖子里灌,脚上年年冻出一两公分的裂口子,冻手冻脸冻耳朵都是常事儿,来年开春儿一化冻,奇痒无比。到了家,就往炕上被窝钻,哇,简直太舒服了,这时候,母亲总会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雀肉馄饨。就是这碗馄饨,让我感觉幸福感倍增。
这雀肉馄饨,是用捕到的麻雀肉做成的,一个麻雀的肉也只够做一碗。在农村,打了小麦之后会有麦糠,专门盛在一间小屋子里,喂牲口用。冬天麻雀找不到粮食吃,就会去麦糠屋里觅点麦粒儿什么的。天刚擦黑的时候,母亲带着化肥袋子缝制的花包去了,一会功夫就能捉到三两只。回到厨房拔毛,开肠破肚,弄出净肉,剁碎了,拿酱油、花椒面、姜腌起来。估摸到了我晚上该放学的时候,就开始和面,擀面再切成大小差不多的三角形的面叶子,拿出腌好的肉馅麻利地包好,摆在盖帘上。父亲这时候已经在灶膛里把水烧得咕嘟咕嘟开了,下锅即熟。我到家得时候正好出锅。一切都刚刚好。任它外面北方呼啸,我只享受这热气腾腾。
母亲跟我说她是从邻居那里学会做馄饨的。姥姥在母亲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姥爷是个恶霸土豪,1947年土地改革他失去了大部分的土地,日子过得上顿不接下顿,3个孩子全部赶出去讨饭。15岁的母亲有了自尊,不愿再出去讨饭,便在邻居三婶儿那里学做针线,帮工兼学徒,换点布头做衣服,同时学会了做馄饨。26岁时母亲嫁给父亲,做的馄饨被父亲赞不绝口,只不过因为日子过得穷,猪肉被换成了雀肉。在农村,麻雀有的是,因此我们的饭桌上经常有馄饨。
母亲的馄饨不仅驱寒解馋,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完成了学业。母亲很好客,待人热情,亲戚去了总是先端上一小碗雀肉馄饨,再上菜和主食,客人们无不夸奖母亲的馄饨味道好,久而久之,母亲包的馄饨成了亲戚朋友中间广为流传的一种吃食,纷纷来尝,并向母亲学习做法,我们也因此收获了不少的好人缘,以至于我后来上大学的钱都是亲戚们主动拼凑的。
记忆中,母亲虽然爱做馄饨却很少吃,昏暗的屋子里母亲佝偻着腰从热气腾腾的地锅里盛碗,客人的碗要满一些,父亲的有半碗,我们的小半碗,她自己总是默默地盛一碗汤就着馒头喝下去,她说自己不爱吃这种味儿,腥的慌。我边吃边问,不腥啊,我怎么吃不出腥味儿,母亲总是笑着摸摸我的小脑瓜,不再搭话。
现在我也经常做馄饨吃,市场上买的新鲜肉馅,猪肉牛肉羊肉,甚至鱼肉蟹肉,回家包了吃。我喜欢在馄饨上桌的时候,伴着腾腾的热气,慢慢回忆那些年,昏暗的灯光下,母亲佝偻着身子给我包馄饨,煮馄饨。这馄饨在以后的很多年里,都温暖了我,不仅暖胃而且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