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收到老班信息说毕业十年了,回母校聚聚。可是案子处在关键时刻,根据SKD,我们五一是要加班的,跟老班说明情况后,老班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匆匆十年呀,我们竟然一面都没见过。
上周老班又提议深圳周边的同学再聚一次,而且聚会的地点还选在离我们比较近的地方,我心想是该聚聚了。
即使已事先组织了,但临时还是有些状况。惠州的同学面临上级考察,提前告知来不了;深圳的两位女同学,一位要照顾孩子,一位要参加朋友婚礼;老班则在临门的时候差一脚,孩子生病了,来不了………。想想出学校后,我们的时间貌似就不是自己的了,自由变得遥不可及。
跟同学的聚会,原来活跃的依然活跃,原来沉默的依然沉默,只是我们都退掉了清涩,不再因为一点点事情就欣喜若狂或者悲愤万千,一切都变得云淡风清。
我们六个同学里,只有一个同学坚持在我们的专业领域里,两个PP,一个PM,一个PD,一个NPI。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不知道他们有何感想,我自己想着,如果当初没有选NPI而是去了经管或者PM,现在是不是就不一样呢?可惜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而每一种选择就会有一种结果。听着小洋同学诉说这些年创业失败,又重新回归职场的感慨,我们真的都不是太乖的孩子。人生真的需要导师,也许是父母,也许是朋友,也许是老师,也许是伴侣………,在某个时刻点拨一下,醍醐灌顶,或许就没那么多的弯路,没那么的南墙,也没那么多的沉没成本…………
在我们六个同学中,有三个已经成家立业了,另外三个还单身(包括我自己)。其实无法单纯的去比较是单身好,还是成家立业好,因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虽然有点老套,但不得不说在该干什么的年纪就干什么事,也是减少沉没成本的一种方法。已婚的同学里虽然有二婚的,但当他们谈到婚姻的家庭的时候,能感觉他们的成长,变得有责任感,也更有担当,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和满足,即羡慕又欣慰,默默的祝福。
十年过去了,虽然我们经历不同,但大都没有太大的差异。接下来的十年,我们会在哪呢?
有同学说中年危机将不是一个骇人听闻的传说,它是每天早上醒来都会想一遍的事情。职场的打拼,子女的教育,父母的养老,还有自己将来养老的问题……一切的一切都摆在了眼前。
其实,没有人可以预料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我们只是尽可能早地去规避和降低一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