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怀着‘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崇高信念,一片赤诚地奋斗着。在这条中国重化工业崛起之路上,他走在前面,拼在前面;不拘于时,不颓于势,他开拓的是中国重化工业的—片天地,他就是中国重化工业拓荒者——侯德榜。”
往昔峥嵘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名启荣,字致本,生于福建闽侯,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侯德榜一生积极传播交流科学技术,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化学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974年8月26日,侯德榜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志在报国
侯德榜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在乡间读私塾。1911年考入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受“科学救国”的思潮 ,影响 而赴美留学。在亲眼目睹华工在美国却遭到残杀、虐待、留学生受歧视的情形,以及回想起少时上学的路上看见洋人拿着皮鞭手枪指挥中国人做苦力的残忍景象,使他更加意识到自己肩负的民族重任,因此,他发奋苦读,忍辱负重,希望用科技振兴实业,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
1912年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侯德榜应永利制碱公司的创始人范旭东的邀请,他放弃了在国外优越的生活毅然决然的回到国内,走上了创业救国的道路。然而国内的情况却是十分严峻的,技术被外国完全垄断,资金人力都严重不足,困难重重。但侯德榜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以刻苦实干的精神投人到这个艰巨的创业工作。他身穿工作服,脚蹬大胶鞋,日夜奋战在车间里。连吃饭都没有准时间。范旭东先生称赞他“奋不顾身,寝馈于厂,从事死拼。”侯德榜同技术人员和工人几经寒暑,以及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在工业落后的旧中国,生产出世界名牌产品,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正当中国化工业准备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时,“七七事变”爆发了。日本人当然不会放过这冉冉升起的化工产业,他们以合作为掩盖,向侯德榜提出条件。看着自己半生的心血竟要为侵略者效力,侯德榜悲愤而坚定地宣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肯给工厂开追悼会,也绝不与日军‘合作’。”看着自己半生心血的成果被日本人接连三次的轰炸,侯德榜心痛不已,但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将主力军迁到华西,并进一步积极探索,终于,侯氏制碱法应运而生,他在几乎不可能建立制碱厂的华西在此创造了奇迹!
要知道,侯氏制碱法的出现不仅把食盐利用率从70%提高到 96%,也让原来无用的废料变成了可用化肥,完美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缩短了生产流程、还大大降低了纯碱的成本,打破了当时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国在世界重化工业上稳稳的占据一席之地!
纪念侯德榜先生逝世47周年
生逢乱世,不拘泥于世;苟且独活与兴业救国间,他坚定的选择了后者。去世前,他将所有的资产和住房全部捐给了中国的化学工会,还将生前珍藏的数百册图书与论文全部捐给了国家,真正做到了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国家和民族。他不仅是学术上的佼佼者,更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与纪念侯德榜先生,敬仙颂特意开发了全新的永恒殿堂功能,保留了大量名人伟人的生平资料,以供大家学习与怀念。
最后,在他逝世47周年之际,我们再次向中国实业史上的伟人——侯德榜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