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人生有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花香,三恨便是《红楼梦》未完。张爱玲对《红楼梦》可谓极度痴迷,她在自传中说:每段每隔一段时间都要重新阅读《红楼梦》,一生未曾间断。
据记载,《红楼梦》前八十回由曹雪芹编撰,而后几十回,则由高鹗续写,张爱玲说,小时候看《红楼梦》到八十回后,一位位人物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起来,我只抱怨“怎么后来不好看?”并用八个字形容自己的感受:“天日无光,百般无味”。后来知晓缘由,张爱玲对高鹗实实在在的憎恨起来,这也使得她下定续写《红楼梦》的决心。于是乎,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
《红楼梦》除它的社会价值外,对于人物的刻画是特别值得考究的,不然也不会八十回后,读之——索然无味。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纵观全书,每一位被细致描写的“名角”,复杂的铺垫,费尽心思的细节勾画,都是为林黛玉和贾宝玉二人而设,而林黛玉是我最恻隐,却也认为最可悲的人设。
为何?且听我娓娓道来……
林黛玉自由怯弱不胜,且幼年丧母,使得生性愈发柔弱,一直以来都靠药物保养。到贾府后,她更加想念父母与家乡,忧郁时常积压于心,导致悲愁流泪,使原本就不好的身子变得更加孱弱。在贾家失去两大靠山前,贾政曾耗资巨大来修建大观园,整个大观园都沉浸在家世的温床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却也不见一心只读圣贤书。黛玉后来被送进大观园,活于温床中,也死于温床中,因为有肺结核,而自幼又体弱多病,所以根本离不开昂贵的药物,此属可悲之一。而黛玉自身柔柔弱弱,最擅长的便是吟诗作对,虽会几手针线,但毕竟从小是富养的大小姐,不善劳动,更是六指不沾阳春水,同时也没有农村妇女的那种大气。这就导致林黛玉,根本不可能逃离大观园这席温床!此属可悲之二。
在大观园,黛玉情窦初开,遇见贾宝玉。但这场恋情,却不似初恋的单纯,而是满心戒备:在黛玉认可宝玉为她的知己前,她察言观色,徒增多般猜疑,嫉妒,生气,担忧。而在与宝玉相认为知已后,仍旧悲戚感伤以泪洗面。最经典的莫过于黛玉葬花,黛玉葬花时吟唱的《葬花呤》由唐寅的《落花诗》引申而来,两诗情绪格调极其相似。唐寅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位末世士子的失意与感伤、无奈与落寞。而同样是葬花,黛玉带给读者的,却是她对于未来的绝望:自忖红颜薄命,感悲父母早逝,无人为她主张婚事。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这展现出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而其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是她在生与死,爱与恨一类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对自身存在的疑惑与对生命的茫然。看似静心葬花,实则焦虑不安;看似咏花,实则写人。虽说古代女子的命运总是不为自己所掌握,男尊女卑的观念极其盛行,可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也非凤毛麟角,武则天多度削发为尼,终成女皇;木兰无长兄,男装替父从军等...假若黛玉以此为动力鞭策自己,并且放眼于当下,着眼于未来,那这可悲之三不也就消逝殆尽。
西方神学有说,人有三疾:狂妄,矜持,愚昧。人有七罪:傲慢,嫉妒,愤怒,贪婪,淫欲,懒惰,暴食。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恨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这些,多数人都会全中,但是,贾家人是中毒至深,各种观念,思想和行为,顽固古板老套,不思进取,也不知悔改,欺软怕硬,通过两大靠山作威作福。这是失败的过去,也是现实的警醒。
《红楼梦》不只是一本书而已。张爱玲曾说,《红楼梦》这本书值得每一个人去读一辈子,也许现在读认为费解,二十岁以后认为可怜,三十后悲伤,花甲后便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大概是一辈子都读不透的。那么我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在告诉我这样一个事实:不为繁华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