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母爱:谁为孩子的成长买单?

那天去走访留守老人,路过一所学校。正是放学的时候,一群学生鱼贯而出,我却被人群里一个特别的脑袋惊呆了。


确切地说,是被一个后脑勺惊呆了。这个后脑勺的中间,是一片光亮,没一根头发,而它的四周却如正常的脑袋一样,被浓密的头发覆盖。

“这是怎么回事?”我惊愕地问同事。同事显然知道我看见了什么。她说:“这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她妈妈的故事更是为我们十里八乡的人津津乐道。”

于是,在同事的讲述中,我听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原来,孩子的后脑勺是小时候被她妈妈按进火盆里烫成这样的。她妈妈是个精神病人。这天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发了疯,把2岁多的女儿按进了火盆。如果不是邻居听见孩子的惨叫声,孩子的命说不定也没了。

但是她妈妈也是个可怜的女人,她是谁?叫什么?来自哪里?没人知道。她是无意中走到这个村庄来的。孩子的爸爸是个残疾人,娶不到老婆,就收留了她妈妈。

一年后,他们就有了这个孩子。可是,她妈妈的病却时好时坏。清醒的时候,有人看见她写字,还会说英语,好像是个大学生。但村里的人问她是哪里的,她便不说话,有时还打人。慢慢地,村里的人也就不问了。

没多久,村里的人发现家里经常无故丢东西,后来发现是她妈妈偷的。村里的人寻来,她爸爸就把东西还回去。别人看她妈妈是个精神病人,也就不多跟她计较。但是,她爸爸却不放过她妈妈。只要有人上门来找东西,她爸爸就狠狠地揍她妈妈。


从那以后,她妈妈身上的伤也就没好过。让人看了都觉得可怜。后来,她妈妈实在忍受不了被打,就在孩子5岁多的时候,离开了这个村庄,再也没有回来了。

有人说,她妈妈肯定是死了;也有人说,她妈妈只是离开了这里,去别的地方了。

孩子现在10岁了,她再也没见过妈妈。而这个孩子在学校,同学们都不愿跟她玩,因为她后脑勺那触目惊心的伤疤,实在是太令人害怕了。

听同事讲完这个故事,我真的很同情这个孩子。一个没享受过母爱的女孩子,她以后的人生路该会是多么难走。

在《养育女孩》这本书中,作者史蒂夫把女孩的成长分成了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出生1-2岁。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安全感。她需要通过父母对她的爱来获得。

上述故事中的这个女孩子,显然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据说她的父亲也不会疼人,他不但打老婆,对女儿也是不闻不问,每天只保证她不会饿死。村里的人都说,但凡他能对老婆好一点,这个老婆都不会跑了。所以,这个女孩长大后,很容易成为没有安全感的人。

第二个时期是2-5岁,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如果第一阶段的安全感建立起来了,孩子就会去探索世界,她的大脑就将永久地调在了学习档。

第三个阶段是5-10岁,在这个时间,她将学会跟人友好地相处,重视和尊重他人,同时也重视自己。当如果此时孩子没有得到他人的善意和回应,那么她就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

第四个阶段,10-14岁,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孩子开始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她会可是重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

第五个阶段,14岁到18岁,踏入成年人的世界。如果前面父母能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孩子将能够主宰自己的人生。


在这五个阶段中,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导师、盟友、照顾者,孩子才能获得安全感、学会探索,处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以及掌握自己的人生。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