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长期相处之道直播:
求助人(妈妈):老公是钢铁直男,对待孩子简单粗暴,儿子14岁,女儿5岁。儿子被打压的沉闷压抑,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应该有的朝气和阳光,老公还动不动会说都是我惯的,说儿子S了他也不管。前天因为和大姑姐说了老公的教育方式,老公和大姑姐一起数落我,我想离婚,下一步该怎么和孩子说。
院长:1.心疼你们家孩子,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家庭。
2.你说了很长时间,但你问的问题是啥。如果只是问离婚怎么和孩子说的问题,这个问题10秒就可以说完,但你说了很长时间你和老公之间的事儿,这说明你问了一个自己不想问的问题,说明你现在其实压根不想离婚。
文聪:1.在这个矛盾事件中,你的情绪没有纾解出来,此刻的你带着委屈,带着愤怒,带着不甘心。记住,在情绪不稳定时不要做重大决定,因为事后会后悔,在短时间不要草率做出决定。
2.有没有反思,你和儿子链接太紧密,让老公觉得你们抱成团,他被孤立,家里没有他的位置,所以他会用更加暴力的方式表达他的不满。
3.婚姻的四种状态:
爸妈在一起 彼此相爱
爸妈不在一起 彼此尊重
爸妈在一起 彼此不尊重
爸妈不在一起 彼此如仇人
你们是爸妈在一起,彼此不尊重。(其实这种状态还不如爸妈不在一起,但彼此尊重)
求助人:我上完导师班回去后,我做出了改变,发现老公也变了,我很高兴,但没几天他就又回到原形了。
文聪:学习后最大的收获是知道自己怎么了。(能识别自己的情绪,也就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学习了以后,对对方有一个很大和期待,因为我变了,所以他变了,但两天他就回云了。海勇老师说过一个观念期待=脐带,就是我们对别人高期待,就等于别人在操控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情绪经常被别人的魔法棒指引着。就像孩子的成绩一样,通过辅导,原来考60,这次考了75,下次我们想肯定得超过75,如果考低了我们就接受不了。其实,孩子的成绩起伏也很正常啊。夫妻关系也是一样,我们学习后,行为发生改变,对方通过我们行为的改变也作出改变,但是和孩子成绩一样,他也会反复。成长的目的是成长自己,而不是成长别人。期待是愤怒的前身,所以,我们不能对别人做出高期待。
最重要的问题是,他对孩子暴怒后,你别被他的暴怒带着跑,你要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安抚好孩子,尽量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而不是他一暴躁,你就和他干仗,孩子扔一边了。
夫妻双方有时会用孩子的问题来掩饰彼此之间的冲突矛盾,孩子的问题被过度放大,其实根源还是夫妻问题。
发脾气是档次最低的行为。
一个人对自己满意的话,他对周围的人更宽容。
以后要明白:
第一、他的愤怒是因为他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与我无关。
第二、他的需求是什么?
是希望和孩子链接?你要在孩子面前多说爸爸的好话,增强父子之间的聚合黏性,教会孩子尊重和礼貌待人。
对于一个人来说,澄清和明确自己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工程。
认清真相,把思绪归到正确的方向。
院长:1.老公要沟通,不能拒绝,这是交流的机会。
2既然老公愿意沟通,那么就让老公把内心的想法都说出来,你在你们家是弱势群体,但又站在道德制高点。觉得老公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但我和他过到现在。你自己活的也很拧巴。老公不管说啥,先听着。
4.就老公说的内容,和你的想法,商量着你们家的相处模式。注意,不谈孩子。夫妻关系是家庭第一关系,根基不稳,孩子好不了。
父亲是天,母亲是地,父母打架吵闹,对于孩子来说是地动山摇,天崩地裂。
5.向未来。以不谈崩为主,正向互动多起来,感情会更亲密。多谈未来的家庭愿景,心中都有希望。
思考:
1.这段连线,两位大师都展现出高水平的专业水准,像医生诊断一样,能找准症结,并给出应对方法。佩服!
2.有时自己也像这位妈妈一样,觉得自己学习了,自己改变了,对方也该改变。其实要明白的是,成长是成长自己,而不是成长别人。不要对对方高期待。(现在自己已改变很多)
3.家有易怒的老公,妈妈很不容易,要做家里的定海神针,不能被老公带着跑,还要多做增强家庭聚合黏性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