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科工作了13年,教科书(精神病学)上的临床症状基本都见识了。然而疾病的恢复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看着一些住院时间比我工龄还长的患者,除了同情,找不到更好的词代替内心的感受。疫情期间,在隔离观察病区,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画面。
接班的第一天,同事重点交代新入的9床患者情绪不稳、易激惹、问之不答、不配合治疗。看来,又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家伙。
查房时间,她蜷缩在床上,紧闭双眼,不配合测生命体征,问她需要喝水吗?冷冷的来了一句:sb中国人,我们英国人不需要你管!情绪上来了,此时不适宜沟通。我们默默离开病房。接下来常规查房,保障患者杯子里有温水,被子滑落了轻轻的捡起盖在她身上。一整天,除了吃饭、喝水、吃药、上厕所(均在督促下进行),都是闭着眼睛躺着。所有辅助检查无法完成。
第二天查房,患者自觉从床上坐起来,淡淡的问:“几点了?”
“上午九点了。”我回答。
她悠悠的用眼神扫了我一眼又望向了窗外。
“一会带你去做个体检吧,来这里的所有人都需要做的。”我把“所有人”强调了一下。
“一定要做吗?”她看着我。
“是的,只是常规体检,B超、心电图、胸片三个项目。可以吗?”
“嗯!”声音小到只有她自己可以听到了。我也深深的呼了一口气,今天配合程度明显提高了。
于是,给她倒上一杯温开水,帮她整理衣服、喝完水带上口罩,全副武装带着她离开病房去做检查。
一路上,她踩蚂蚁似的挪着小步伐,我也只能走一步停一步,我必须用我充分的耐心来保障她这一路的情绪稳定。
“你是哪里人呀?”我明知故问。
“我的家乡是英国。”回答的倒很利索。
“哦。”我感觉聊到了瓶颈。
“你们中国的鸡几点叫呀?”她突然冒出一句。
“我们中国的鸡都是凌晨叫,你们英国的呢?”要想聊下去,就得顺着她。
“我在英国没养鸡。”
……
一路上就那么一沓没一沓的聊着。
平常十分钟的路我们走了半个小时,还好,全程很配合,情绪也很稳定,顺利的完成了各项辅助检查。
回到病房后,吃药、午餐、喝水都很配合,最后,竟然说了谢谢!我们确信药物开始起作用了。
午休时间到了,她半躺在床上,眼睁睁的看着天花板。
“中午休息一会吧!”我轻轻的推开房间门对她说。
“不困,睡够了。”她面无表情的回应。
“那我给你几张报纸看吧。”
“好!”只见她嘴角微微上扬,眼里闪过一丝光。
给了她几张报纸,她不紧不慢的接过,端坐在床上开始阅读。
半个小时之后过去查房,看她把报纸撕成很均匀的长条,一条一条交织穿插着。看着她认真又细心的样子,忍不住问她:“做手工呢?”
“随便弄弄,打发时间。”说的云淡风轻,头也不抬的继续摆弄着。
看来找到寄托了,此时,不打扰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再次来到她病房,看到床头竟然挂着一个报纸条编织的小袋子,看着错综交织的小包,真是不得不令人赞叹!短短的一个多钟头,没有刀没有剪,一张报纸就蜕变成为手工包,这是一双怎样灵巧的手啊?
接下来的几天,患者情绪都很平稳,对治疗护理很配合,言语依旧很少,没有过多的要求,也不像其她患者那样天天问什么时候出院。报纸手提包、报纸挂式花篮也陆续登场,用纸巾折叠成的一支支小花,静静的插在花篮里……
也许,她还是沉浸在她英国人的身份里不愿意与我们有更多的交流。
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精神科 ,有一个患者整天什么也不干,就喜欢穿一件黑衣服举着一把花伞蹲在院子里潮湿黑暗的角落,就那么蹲着,相当的执着。很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都来会诊,折腾几天连句话都没有。于是,大家都放弃了。有一天,一个心理专家去了,他不问什么,只是穿的和病人一样,也打了一把花伞跟他蹲在一起,每天都是,就这样过了几天,终于有一天,那个病人主动开口了,他悄悄地往心理专家那里凑了凑,低声问:“你也是蘑菇?”
好笑吗?我已经觉得不好笑了。在精神科工作的医护人员类似的事情都做过。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她们的认同才能了解她们的视角、她们的世界观,然后她们才愿意去配合治疗。
再过几天,十四天的隔离期就要到了。她或许被家人接走,或许转至院内其它病区继续住院治疗。愿她往后继续配合治疗,有完整的社会支持,用她灵巧的双手创造更美的东西,让26岁的自己像常人一样绽放青春,感受到所有的美好。愿一切如愿!(以下为患者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