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还是来了,你呢?
静坐窗台,可以看到对面那矗立的高楼,那么久一动不动,灰蒙蒙的天又像一块好大好大的的幕布,所以又会觉得面前这会不会是一幅素描画挂在了窗户上。你都感觉不到这是哪个季节,春节感觉过了很久很久,又好像没过一样。外面呼啦呼啦的风,声音听起来简直就是寒风凛冽,只是又看不到树的晃动,难道只是一台机器在轰鸣?可是,分明又是风吧?时而停,时而起。唉,这时间都过得不真切了。
嗯,是不真切了。一场病毒袭来,让很多人突然时空转换,仿佛卷入了一场电影般的场景。这部电影,多个场景多种基调,同时上演着,远远比你看过的任何一部剧本或者影片更宏大、更曲折、更丰富,融合了伟大与卑鄙、绝望与希望、忙碌与无聊、痛苦与搞笑……等等各种元素。很多人在这漫长的等待中,看着各种各样的镜头切换。
然而,这确实又是真切的,每一个人都置身其中。能不能出门,买不买得到口罩,家里还有没有米和菜,娃儿的作业做得怎么样,什么时候能够上班,工资卡里还有多少余额……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地思考着疫情消息的真与假,感受着那些疫情战场上的感动与愤怒。
窗户的风还是呼啦呼啦地在响,宣传防疫的车辆偶尔经过,那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马路渐渐地车来车往,那菜市场似乎也开始热闹和拥挤了……这该来的日子终究还是慢慢来了吗?!突然想起8年前的一段故事——据说有预言说,2012是世界的末日。当时还有一部大片就叫“2012”,震撼人心地上演了地球遭遇灭绝性灾难的情景。于是,看到一些新闻说,有人赶在末日到来前把家里的房子卖掉、信用卡额度用光、积蓄全部花完了。可是,2012到了,世界并没毁灭,直到现在2020都还好好的,只是不知道这些人现在钱还完了没有。
病毒袭来,宛如每一场人类遭遇的灾难,会给人们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为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感到惋惜和哀伤,也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可这不正是活下来的人更要珍惜生命的理由吗?这场疫情终究会结束,学习和工作的节奏可能会更快,因为可能要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那些因无法见面而搁浅的问题还是会来,就像漏水的屋顶并不因为没有入住而恢复……但是,经历了越多的时候,你是否会发现那其实也是一种幸福,至少在面临灾难过后,你还有去战斗的机会!
我们成年人总是勤于激励孩子,动不动说假期就是弯道超车的最佳契机,疫情期间自律和不自律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其实,成年人不更如此吗?某种方面来说,玩是孩子的天性和应然,也是孩子还能耗得起的资本。或许,不知道有多少人可能又滋生了新的问题,比如作息规律的失常,电子产品的沉迷,无所事事的失落。日复一日的智能推送消息,把人的智商拉得越来越低;千篇一律的小视频和直播,让人的品位也熏染得越来越俗;身上的肉倒是悄悄长起来,全都是自己的。而悄然,我们2020年的日子就过去了六分之一。本来此刻的今天就是忙碌的一天,既然明天肯定还是会来,地点变了,该做的事其实并没变,我们的生活不过是按下暂停键,而非停止键。
宅家,隔离了身体与外界的交往;防控,关闭了很多场所、管控了很多道路——寂寞的空气在身体呼吸。周国平曾说:“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只是,有人在寂寞中落寞,有人在寂寞中早已行走。
窗户射进了一篇金黄色的阳光,眼前的幕布好像也发亮了,突然看到那街道两边的树梢其实早已大片繁花绽放。更远处,那田野里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满地黄得耀眼。
该来的,其实都来了。只是,你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