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士大夫有一种精神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大概源于《论语》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子路在鲁国都城的外门过夜。早晨开城门的人问:“你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开城门的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
对话简洁,场面生动,三言两语道出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 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勾画。“知其不可而为之”,其本意是告诉我们,做事时首先要问“应不应该”,然后再问“可不可能”。
《资治通鉴》载:公元51年,北匈奴遣使求和亲,刘秀召公卿廷议,不能决定。
郎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匈奴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首称臣,安则寇边侵盗。如今他们人畜因瘟疫而死,旱灾蝗灾交加,赤地千里,疲困乏力,实力不如中原一个郡,虽在万里之外,他们的生死,全在陛下手中。机不可失,福不再来,岂能固守文德,而荒废武事!今当任命大将,军临边塞,厚悬重赏,谕告高句丽、乌桓、鲜卑攻其东,征发河西四郡、天水、陇西羌、胡击其西,如此,北虏之灭,不过数年。臣恐陛下仁恩不忍,谋臣狐疑,令万世刻石之功不利于圣世!
臧宫、马武所论,是鼓动皇上千万不要错过万世刻石之功。刻石记功,这是秦始皇、汉武大帝最爱干的事,立一块石头在那里,刻上功绩,以满足征服欲。
刘秀怎么看?他下诏回复,《黄石公》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致,虽成必败!”
刘秀的意思是,一心只想扩张土地的人,得到的是一片荒芜之地;一心追求仁德的人,可以实现天下富强。珍惜他已有的人,长久平安;贪图他人的东西,终将残破。残灭他人的战略,即使成功也终将归于失败。况且北狄尚强,而我们的屯田警备,所传闻之事,很多失实。如果真能消灭敌寇,就算耗费一半国力,我也愿意。但现在并不是这样的时机,不如让人民休养生息。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刻石记功”的欲望,在功名利禄面前常常患得患失。但是刘秀很务实,也很清醒,他知道这个时候他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这是东汉开国的民生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