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味道是只属于那个特定的时空的,比如小时候外婆做的饭菜在外婆渐渐老去后就吃不到了;妈妈自创的小零食,离开家也很难吃到;学校门口摆摊卖宵夜的大叔,只要哪天不卖了,这味道就会消失;还有很多随着工业发展渐没的手工酱料、调料......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
顺便缅怀一下
生长在神奇的云南
吃奇葩的云南菜长大的我的童年
......
1/ 短短二十几年的生命,我目前对人生得失还没有多大感触,唯一感到有所失去的,便是小时候吃的特别食物。
印象里,小时候(这里的小时候是指上初中以前)特别喜欢吃一种东西:甜猪血,就是被做成了甜味的猪血。通常在村里有人家办喜事、丧事请客时才能吃到。请客要杀猪,杀猪要放血,大人们用盆接满猪血,当即撒上白砂糖,放到锅里蒸熟。
甜猪血有种特别的味道,不像现在吃的很嫩的鸭血,而是稍微有点老,有点韧,血腥味热龟苓膏的感觉。还有咸味的做法,在鲜猪血里加入茴香和盐上锅蒸熟或炒熟,不过咸口猪血没有甜口那种戏剧化的口味,印象不深刻。
2/ 在云南,血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吃法,听说过丽江纳西族的牛血饭,切开牛肚子,直接倒入蒸熟的热米饭,在牛肚子里就着血、内脏拌一拌,就盛到碗里吃。
血灌肠也是丽江的名小吃,鲜猪血拌着熟糯米,像灌香肠一样灌到猪肠里,吃的时候可煎可烤也可以蒸。
除了血,内脏在云南也是很受欢迎,跟猪杂鸡杂牛杂相比,我最喜欢的还是鱼杂。把鱼肚、鱼肠、鱼肝等洗干净,加点姜蒜辣椒和调味料,装在一个小盆里,直接放到火上隔着盆炖熟。
这样的炖鱼杂,我总共也才吃过四五回吧,但是因为味道实在是太美妙,让我记忆极为深刻,现在家里人已经没耐心在鱼肚子里挑挑拣拣了。
3/ 记得爷爷有个鱼塘,我的叔叔们时不时就那去捞鱼,有时候运气好,能抓到条蛇,就会带回家煮了吃。这种鱼塘里的蛇我们叫水蛇,还有一种菜地里常见的菜花蛇,这俩都是无毒的。
做蛇的方法,一般是和鸡肉一起炖汤。活蛇割喉放血,然后放到火上烧让它脱皮,这时候蛇的四支脚会长出来,像蜥蜴的脚一样,细细小小很可爱。
脱了皮的蛇砍成段,和鸡肉放到一起煮,蛇肉吃起来像鱼肉,没有鱼鲜嫩,但是肉质很紧不松散。
4/ 这里说起鱼,傣族的鱼撒撇不得不提,曾经在一个傣族同学家里吃过一次。现宰的活鱼,去掉皮骨绞成碎末,倒上白醋腌半天,新鲜芭蕉花,摘洗干净也切成碎,与白醋泡好的鱼肉拌到一起,放上调味料,用米线蘸着吃。
鱼撒的味道,有些一言难尽,因为是生鱼,腥味很重,加上白醋刺鼻的酸味,嗯,总之,就是,我吃不来。。。
其实生肉在云南很常见,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傣族的撒撇、剁生,白族的生皮,还有拉枯族的血拌肉....啧啧啧,听起来甚是恐怖,但是在某些云南人眼里,细腻如泥的生肉入口即化,比熟食不知好吃多少倍。
(OS:看了下整篇都是皮呀肉啊血肠子,会不会被删啊,想想还有我没写出来的各种虫,虽然我也是土生土长的云南娃,有时也觉得好恶心好残暴。。。)
5/ 不过呢~大家也不要误会云南,这里某些饮食确实野蛮,不过现如今政府已经做出很多规定,像傣族的牛苦撒,以前都是用牛胆汁做苦水蘸料,现在为保护食客的健康,改成用苦味的野菜做苦水。
白族的生皮,第一次吃的人可能会感染细菌从而导致过敏,现在大理的卫生院都有专门防治吃生皮过敏的药物。
生肉的菜都是大菜,家常餐桌上不常看到,除了撒撇生皮这样的知名小吃,其他的东西很难吃到。如果不小心在云南吃坏肚子了,那就当是排了个毒吧,呵~
6/ 云南大部分地区,气候湿热,所以常吃生冷的食物,因为民族种类多,饮食文化千奇百怪。
在外人看来,云南就是个盛产奇葩食物的地方,能吃的不能吃的全都拿来吃。但是云南也因独特的吃食吸引了不少人,100个来过云南的人里,可能有90个会为云南的好吃的再来一次,因为这些东西在其他地方是真的吃不到。
至于云南人自己,更是被家乡独一无二的美食深深折服,并且为之骄傲。每当谈起家乡食物总是滔滔不绝,恨不得把全部特产都带给对方尝一遍,同时又为对方不能实地品尝而略感惋惜。
7/ 长大离开家以后,我总是无比怀念小时候的味道,倒不是因为有多喜欢吃,是因为我关于童年的欢乐记忆很少很少。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些视觉冲击与味觉刺激交织的食物片段,生猛粗暴,简单直接,火辣辣、酸溜溜......
燥热的夏夜,穿着短裤凉鞋的人跑来跑去,猪脖子流出鲜血,撒了一地湿漉漉的血和汗;鱼肚子被切开,掏出的内脏在清水里晃荡;蛇在炭火中挣扎,临死前无奈的长出了脚......
不知道怎么描述那种原始野性又乡土的画面。。。。
除了这些特别的记忆,我想我的童年与普通的中国孩子没什么不同,虽然我吃着粗犷的云南菜,但我一样重复着上学,放假,再上学,再放假,想长大,想离开家,想去遥远的地方生活。在枯燥和想象中孤独等待,等待命运的安排。
最后用《百年孤独》里的一段话,致自己,致童年,致故乡。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by / 加西亚马尔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