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收起“为什么我明明这么努力,却依然一无所获”的抱怨吧。请先扪心自问,你为口中的“努力”是否付出了真心和爱,是否有明确的方向,是否制定了实施计划,是否一心一意坚持到底不动摇。当这些答案都是YES的时候,再去思考一无所获的事情吧。
努力不等于“受苦”,一定要区别这两个概念,如果不加以辨别,会陷入自认为很努力的境况。
一个没有方向,没有计划的努力,到底能否称之为努力。就好像,熬夜发呆、熬夜网游、熬夜看书、熬夜工作,这四个通宵达旦的活着,哪个才能称之为“努力”?努力不是无头苍蝇无休无止的瞎撞,她必须要有明确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计划。(想跳槽,那么有没有问过自己,这次跳槽选择的领域是什么,这个领域需要哪方面的人才,自己的能力跟这些职业需求是否匹配,如果有差距,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弥补。想深造,那么专业是否确定,学校是否确定,深造入学考试的各科项目中,自己的弱项和强项分别是哪个,弱项如何提高成绩,强项如何保住优势。)
努力不是耗时间,她有时间成本。有人倒是从早到晚都低着头背单词看试卷,然而,看似巍然不动的身影,看似眉头紧锁的脸庞下,看进去了多少,脑子里又记得住多少?(总结反思——思考:如何背单词?)我真心觉得努力不是跟时间打持久战,似乎谁耗时久,谁就会成为赢家。这哪里是努力,根本就是打着“努力”的口号来一本正经的浪费时间,最后失败了,好像还不是自己的错,而是时光虚度了自己。来源:公众号文章:为什么你明明已经很努力,却依然一无所获?
2
结合最近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方式反思:
我还称不上努力!目标不明确,没有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努力不是跟时间打持久战,似乎谁耗时久,谁就会成为赢家。”这句话使我联想到学生时代,我似乎一直在这样一个怪圈里徘徊——我将全部的时间精力投入学习,把自己搞的心力交瘁,非常的疲惫,我从来没有真正的快乐过。我始终认为,只要比其他人投入更多的时间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我把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我没有读过教材之外的一本课外书,没有参加过任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没有和同学们一起好好玩过,在我看来,那些都是浪费时间,是万万不能做的事情,我甚至熬夜做题,我成了应试教育下学习的机器。然而,到如今,回忆人生中本应最美好的年华时我总会莫名的心痛,如果从那时我能利用时间读书写作,虽然不敢说自己能有何成就,但最起码我可以更早认识自己,更早独立思考!
在写下这段话时,我非常痛苦,心在滴血,特别想大哭一场,想要质问为何命运如此不公?为何我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既然出身贫穷,为何我不能一直愚昧下去?为什么我要在现在这个年纪醒悟?但是我根本不能抱怨,甚至连抱怨的对象都找不到,我难道要冲一辈子含辛茹苦养育我的父母抱怨吗?如果那样,我真的相当可悲,所以只能在心里默默承受这一切!
世界之大到底有多少和我一样的年轻人呢?或者说又有多少过来人经历过这种痛苦?我想,顾准应该就是其中之一吧,他深受迫害但仍不忘读书写作,给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我愿不能和顾准相比,只希望在未来的日子可以用尽全部心力追求思想上的进步,不期望有多么大的成就,只愿能活出自我!未来能做到他的百分之一就此生无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将来有能力时,愿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延伸阅读——陈少文:我为什么选择当一名法学教师)“哪怕在这个深夜,只有我一个人还在读书写字,人类就还有救。”——顾准(Excerpt From: 吴晓波.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3
不要打着努力的旗号一本正经的浪费时间!每天问一下自己:我在“伪努力”吗?
多数人选择熬夜,可能来源于 “很努力,很勤奋” 的错觉。大家可以试着想一下,高中时期班里是不是总有一群特别努力的学生,他们辛苦熬夜,埋头苦读,不参加任何课外活动,努力程度让人钦佩。但最后结果,却只是反响平平,甚至有时候,结果和努力程度完全不成正比。事实上,努力和效率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所付出的单位时间里,收获的越多才更有价值。
日语中有一个单词 “勉強”,翻译成汉语,是 “学习” 的意思。虽然并不清楚为什么 “学习” 要用 “勉强” 这个词来表示,但通过 “勉强” 这个字面理解,我们可以感觉到在亚洲文化圈里,一提到“学习”,多数人可能会下意识地与努力、吃苦等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词汇联系起来。于是,许多人便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只要我付出时间了,只要我感到自己吃苦了,我总会有收获的。以至于,有些人即使白天并没有多少收获,效率不高,也依然可以从熬夜、晚睡的 “努力” 中得到安慰。
许多人都可能会踩 “伪努力” 的坑,其实,踩坑本身并不可怕,知道了,爬出来就是了。可怕的是,明明踩的是坑,还要欺骗自己说是前进的阶梯,那简直就是 “黑色幽默” 了。(来源:是时候重塑自己的睡眠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