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遇到挑战时也就是遇到自己不能解决问题的时,你是如何解决的?你的解决方式就是你的内在保护机制。
李明是一个老好人,任何人有事都会来找他,虽然有些时候自己这些忙加起来都比自己的工作任务还有繁多。曾经也在心中抱怨过,但他从来都没有拒绝过同事。
同事请求他帮忙,而且这个忙是他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心里刚想拒绝,可是嘴上却答应了下来,答应下来后,他一整天都在后悔。
李明面对的挑战就是不敢拒绝别人。他面对这个挑战的解决方式就是在心中自我洗脑。今天帮了别人一个忙,别人改天也会还过来,吃亏是福。
当遇到挑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焦虑或难受,那时我们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外面,试图抓住一些什么东西,希望这些外在的资源能帮助自己去面对暂时似乎超出了自己应对能力的挑战。然而,我们越这样做,就越容易感觉到失控。
1.为什么当发生挑战我们用外界资源容易失控?
首先是因为,外面的资源,尤其是别人,是很难被我们掌控的,无论我们多么信任那个人,这种不确定感都会令自己更焦虑。
更主要的原因是,当我们努力向外面寻找答案时,我们通常切断了与自己内在的联系,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重心,令自己的心像浮萍一样处于飘忽状态,这时无论怎么做都是消除不了焦虑的。
这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去和自己的内在取得链接,找到自己的重心,然后带着这种链接去考虑问题。这时,或许你还会做出和以前同样的选择,但因为有了和自己内在的链接,无论做什么选择都是踏实的。
2.如何与自己的内在产生链接?
我们与自己内在产生链接的第一步是与身体产生链接。觉察身体的反应,当身体不舒服的时带着身体的不舒服和负面情绪的觉知,接着保持一个舒服的姿势,然后从头到脚,或从脚到头,缓慢地、逐步地去体会一下自己身体每一部位的感受。只是去感受就可以了,不必分析,也不必想象,只有当有些部位,譬如脚趾,体会不到时才想象一下。
当李明再有同事来向他寻求帮助的时,带着这种对身体和情绪的觉知:身体本能的不知所措和情绪的害怕拒绝人的羞愧感。他当他产生这种身体和情绪的反应时,他双脚踩在地上,感受地上的能量,他这一次说:抱歉李姐。这个任务我没我不会做,你找别人做吧。
他第一次拒绝别人,并且拒绝别人后没有丝毫的羞愧感,他甚至有一些些轻松的感觉,他现在才发现原来拒绝别人并不会带来什么损失。
之后我们要从产生每一个细小的体会后信任它,并且吸纳这种体会给自己带来的改变。这是养成好习惯巩固的方法,当我们尝到自己能够解决挑战的时候,而且信任它,那我们接下来就会不断的重复,这个行为就会养成新的习惯。
接下来,李明可以在自己的拒绝日志上写上他每一次拒绝别人无理要求后的体会,并且信任这种感受。
相信这种拒绝行为可以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别人更加尊重自己来自己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他在日记上写出每次我拒绝别人都会有一些轻飘飘的快感,我感觉终于为自己活了,不会被别人的眼光,为了迎合别人而去委屈自己了。
带着觉知去行动,去面对问题。可以解决大多数自己的挑战,这种觉知的方法使我们更加的了解自己的内在,不依靠别人的力量也可以找到问题的其解答权。
李欣频老师说过,问题解答权在自己的手上,不在别人那里。
3.觉知后再去解决问题的意义
对于觉知的保护作用,埃克哈特·托利称,觉知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也可以加强我们的精神力量,他写道:
你对身体投入越多的觉知,你的免疫系统就会变得越强,好像每个细胞都被激活并欢跃一样。
你的身体喜欢你的注意力,它同样也是一个很强的自我治疗体系。当你不进驻你的身体里时,大部分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如果主人长期不在,各种角色将会入住。当你进驻你的身体时,一些不受欢迎的“客人”就会很难入侵。
不仅你的身体免疫系统会得到加强,你的精神免疫系统也会得到提升。后者可保护你不受他人消极心理和消极情绪力量的影响,这种消极力量是具有传染性的。
关注身体并不是帮助你设立屏障,而是加强你的能量的振动频率,所以任何低频率振动的东西,比如害怕、愤怒、抑郁等,会完全在一个与你不同层次的现实之中。它们不会再进入你的意识领域。即使这种情况发生了,你也没有必要去拒绝它们,因为它们很快就会穿越你而消失。
这种对身体的觉知并不是一蹴而就,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觉知。当自己身体和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带着这种觉知,利用双脚踩在地上,给自己带来冷静的效果,问自己内心自己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完结
你的点赞,是我最大最大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