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说,哲学有两条路。一条是普通的路,在这条路上,人们是穿着家常便服走过的;但在另一条路上,充满了对永恒、神圣、无限的高尚情感的人们则是穿着法座上的道袍阔步而来的。
很久没有写东西了,读到拉康的一句话:不要向欲望低头,因为人的欲望总是他者的欲望。感触良多,直击灵魂深处,刻意研究了镜像理论,买了本《精神分析词汇》逐字逐句的解读这句话,奈何艰深晦涩,无法得其意。所以今天只聊聊两个字,即“他者”。
拉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理解这句话需要了解整个精神分析学派的世界观,即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这三界的界限在于对主体的自我确定的过程。如还未出生的婴儿,无自我意识(无法验证,假设),来源于生理的需求(维持生命)完全依赖第一客体的母亲(或生或死)满足,母亲即是实在界的第一他者(他者是个集合)。此时所存在的主体,却是属于真相的主体,虽然有需求,却无自我意识,也就不存在主体意义上的欲望。在拉康意识中存在着一个超越幻象而独立存在的真相世界,即永恒的世界,真理。我理解的实在界指的就是这个作为真相的永恒世界。
在实在界来理解这句话,自然是这样,不要向欲望低头,重点不在于这句,而是在于后一句,因为人的欲望总是他者的欲望。很明显,既然是不要向欲望低头,那么欲望的主体是谁?如果这里欲望的主体是“我”,依据上面的论述,在实在界中,虽然有主体,却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比如未出生的婴儿还在母亲腹中,只是作为真相的主体,那么“我”的欲望是没有意义的,那么谁是欲望的主体呢?在上述的例子中主体的需求完全取决于“母亲”这个客体,“母亲”这个客体相对于作为真相的“主体”,不就是“他者”吗?实在已经被剥夺。那么问题来了,基于主体意义的欲望从何而来呢?欲望和需求是一回事?是不是在实在界来讨论这句话刚好是印证了欲望是来自他者而非“我”呢?这个问题暂且搁置不论,我们接着来说想象界。
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如在婴儿出生后,最开始凝视的一定是他者,就算他一睁开眼,你就拿镜子对着他,在婴儿没有他者的参照之前,他的意识里是无法完成对自我的确认的,镜子中的自己,在他的意识里还是他者,神奇吧,而且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虽然镜子中确实是自己,作为真相存在,但主体意识没有参照还是会判断为是他者,你会发现真相已经不重要了。毋庸置疑,这个阶段的婴儿都是通过凝视他人来完成对自我的确认和认知的。那么,在想象界,这句话是否就更加合理了呢?作为要完成自我确认付出了牺牲真相的代价。这一阶段,虽然主体已经形成了,但是主角还是他者,想象界里的他者甚至可以理解为自己。就像第一次照镜子的婴儿,镜子中确实是自己,但是他因为无法确认,想象遭到挫败,所以首先确认的永远是他者。
在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中存在着在结构语言学差异里的世界,简单来说就是存在于“是”和“不是”之外的世界,也就是想象界。还是婴儿的例子,婴儿在获得语言的功能后,会造成缺失,即“母亲”的符号功能取代了实体(人),替换了实体(人),而形成的语言世界,即语言获得了象征意义,符号阉割了实体(人),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有意思的是,真相已经被象征的抽象物完全混淆了,简而言之,“母亲”这个语言符号已经完全等于“母亲”这个实体了。
在象征界来理解这句话,实体完全等于他者他者完全等于语言了,有意思吧。怎么说呢,就是“他者”这个实体已经完全被转化为“他者”这个语言符号了,我把这句话“不要向欲望让步,因为人的欲望都是他者的欲望”做个简单的转化即:不要向欲望让步,因为人的欲望都是“语言”的欲望,一目了然。
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齐泽克举过一个例子,说的是一部电影里讲的一位英雄送女主角回家,到楼下之后有如下对话,女主角:你想上去喝杯咖啡吗? 英雄:可是我不喝咖啡啊! 女主角:其实我家里也没有咖啡。 很有趣吧,你得到的信息是什么?女主角提出咖啡,又否定了这回事,最后得出的只是一个简单的邀请,用“不是”来否定“是”之后,并不等于零,而是存在另外的含义,即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世界。
那么,死的反面也可能是不死,而不完全是生,而生不等于不死,就像人害怕的永远不是死,而是被遗忘,死了或许可以重生,但是一旦被遗忘,那就永远的消失了,这就是介于不死和生之间的另一个世界。
未来,人将处于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世界还会是人的世界吗?信息被转化为知识,接受知识可能很简单,但是把知识变为智慧就很难,这也是科学和哲学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