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开始回学校,准备毕业答辩等事宜。上次回来,还是两个多月前,收拾东西去实习。想想也没有多久,但如室友所说,感觉过了好几个世纪般之久。是因为我们在工作的时光并没有比在学校那样开心难忘吗?也许是吧。我心里想道。
因为寝室里有些室友的东西还没有完全收拾带走,所以回来的时候,打开门的瞬间觉得跟以前大家住在一起时候也没有多大区别。仿佛大家都不曾离开过。但当我收拾东西准备就寝时,看着我床的两端空着的床板,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不是滋味。我还试图欺骗自己,告诉自己她们并没有离开,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但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了。一股复杂的感情在作祟。坐在书桌边,熟悉的书架上,还放着我以前买的书,看完的,没看完的,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里。坐在书桌旁,抄写并准备齐整需要提交给学校的各种材料,手执钢笔的感觉真的是很幸福啊,好像以前大家集体熬夜赶作业,或准备期末考试一样。
去饭堂吃饭,发现以前经常跟同学吐槽食堂阿姨打饭菜时老爱“手抖”,打的菜怎么那么少,现在看来,觉得其实也还挺多的,够吃了。(难道是我胃口变小了?哈哈,开什么国际大玩笑,那种事情是不存在的。)还觉得看到食堂打饭阿姨时,有股莫名的亲切感。就连“抖勺”的样子,都甚至觉得有点小可爱。
想泡在图书馆,看很多很多我喜欢的书。柔软的沙发,整齐摆放的绿植,头顶的风扇,不停地转动。我喜欢慢慢地一排一排书架地看过去,寻找我钟意的书籍。仔细想来,当年的自己,也并没有自己想像中那么常来泡图书馆。或者说,并不懂得珍惜这份随处可有的幸福。就像张爱玲曾在一篇短文《非走不可的弯路》里写到,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可能我们现在如果给师弟师妹们建议的话,很多时候也是会像张爱玲文中的母亲或长大后的她自己,也就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劝他们要多去图书馆,多看书,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机会之类的话,但懂得那么多道理的我们,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那是因为懂得跟深有体会真的不一样。当你走过弯路,受到挫折,失去原来那么有利于学习的机会或环境时,大概才会有这番感悟。我们才会懂得珍惜在大学的美好学习时光吧。但只要是想学习,有那颗想汲取知识的决心,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为时不晚。
看着校道上拿着课本去上课的师弟师妹,很怀念当时我们在学校上课的时光。听白发苍苍的教授传道解惑,年轻的导师指点迷津,我们低头认真地做着笔记,就这样安静地过了一个下午。也许正如那句话所说,当每个的今天变成昨日,我们都同样会念念不忘。
逛操场,在跑道上狂奔。晚上,与小伙伴们在宽敞的校道上压马路,路灯把我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去自习室,看书备考。在篮球场,看少年们肆意挥洒汗水。我总是想试图抓住些什么,但时间就像指缝间的沙,一不小心就偷溜漏掉。也许我们恋恋不舍的,并不是那些时光,而是那时美好单纯的我们。余生的路还那么长,就继续走吧。别回头,努力奔跑。幸福正在未来向你挥手。
最后,祝自己毕业快乐。也祝愿每个正值毕业季的你,毕业快乐,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