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作者是儿童文学大师曹文轩的作品,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经历或目睹了看似寻常却又让人感动的故事。在这六年中桑桑经常异想天开或想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草房子》中的桑桑在夏天看到卖冰棍的人总将冰棍裹在棉套里,就突发奇想的穿上大棉袄;看到渔人用渔网捕鱼,就把家里的蚊帐剪下来做成渔网;为了让自己养的鸽子有自己的家,就把自家用的碗柜改成鸽舍。《草房子》中不仅有调皮的桑桑,还有凭自己的自信心让所有人刮目相看的“秃鹤”,有惹人怜爱、乖巧懂事的纸月;有从家道中衰到勇于承担的杜小康;有纯真感情的白雀和蒋老师。
《草房子》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美好的存在,它住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尽管每个人的童年不一样,但通过作者细腻明了的描写,能把我们拉到时间悠远的深处,去回忆童年时我们曾光脚行走在路上的畅快,做错事时茫然无措的神情,体会热心肠人的浓浓的热情,除却成人复杂情感背后对真情的向往,感受对一些事情想倾尽全力但又无能为力的无奈。这些真情在这所其实并不大的草房子中轮番上演,扑所迷离却又感人心魄。
读完草房子,了解到桑桑小时候的玩伴,他们是那样的纯真与朴实。我不禁想起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所教的孩子也正处于童年阶段,孩子们天真无邪,他们有对自己美好童年的向往。在他们的世界里,老师是崇高的、友谊是无邪的、他们眼睛看到的是爱、是暖、是向上的力量。面对这样的孩子,我应该向他们呈现一个公正的、无私的、充满正能量的形象,让孩子们去学习、去模仿。我深深地理解到在与学生沟通中要保护孩子的灵性,不能欺骗、忽视孩子心灵的世界。让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友谊之花绽放、乐于助人的胸怀打开,度过一个对他们的成长有意义的童年。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站在语文的角度分析《草房子》,我觉得草房子在描写人物方面,总是赋予不同的人不同的特点,人有特点才能显得有活力,在指导孩子写作文中,我也要引导他们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去描写一个人,比如:不同的外貌、不同的体态、吸人眼球的动作、有血有肉的性格等等。想让笔下的人物性格丰满,就要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写好文章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也不可或缺,作者对环境的描写不落俗套,他能把具体的环境与作品的情调、氛围和人物所处的情境融为一体,让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具体的环境,故事读起来很饱满、很生动。
读完草房子,第一次感受到儿童文学的力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引导学生多读关于儿童文学方面的书籍,让孩子得到文学的滋养,使自己的文笔更富有力量,使自己的童年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