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的本质》拆书09:长虹的大规模销售战略

引言:南京熊猫、陕西黄河、陕西海燕这些曾经闪亮的名字为什么会消失在公众视野?地处绵阳偏远之地的长虹又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1984年在中国电子部的扶持下,一些企业开始引进彩电生产线,到1986年已经有75家从业者,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竞争。所有企业都将重心放在“加强销售”。

而长虹的思路与别不同。

首先大幅度提高产能和产量,大幅度降低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和制造成本,以吸引贸易商经销其产品。

选择贸易商有两个优势:

1.通过一个支点,撬动整个市场。充分利用贸易公司的下家渠道,实现规模化销售。

2.贸易商不关注单台彩电的毛利,只关心现金流量和资金滚动速度。相比之下,一般的经销商,规模小、追求单位毛利、出货慢。

其次,依靠大宗交易合同,以彩电做抵押,拉进银行提供承兑。贸易公司不需要出钱,由银行向长虹贷款。

结果:长虹借助贸易商和银行的力量,顺利打通分销领域,产销量迅速飙升。

然而,长虹没有在企业与分销商之间的共同利益上下功夫,而是依靠销售政策和价格杠杆,去控制分销商的行动,实现持续大量销售的目标。

从量计价:分销量越大、折扣越大

持续降价:不断调低结算价,并配合产品流通,大做广告以及大规模宣传促销,刺激消费者,吸引分销商。

危险在酝酿:贸易商变成了长虹彩电的搬运工,把长虹彩电从流通渠道的高端搬至零售终端,赚取一点点辛苦钱——商人是逐利的。

经销商/贸易商和代理商/分销商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从产品所有权上区分:经销商对产品有所有权;代理商一般没有所有权,只收取佣金。分销商一般只做渠道不做终端。

批发商、零售商、加盟店、自营店、授权店、专卖店可以笼统的视作门店,没必要强制性的区分,没多大意义。

从制造商到零售终端的渠道途径:

1,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

2,制造商→总代理→经销商→消费者;

3,制造商→总代理→一级代理→经销商→消费者;

4,制造商→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经销商→分经销商→消费者;

小结:

通过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并与贸易商合作保证大量销售,长虹的做法在短期内有助于拉开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差距。然而如前文福特与通用的竞争一样,长虹的缺陷在于没有升级“企业与经销商的一体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20世纪初在美国诞生市场营销这门学科以来,关于市场营销的理论就受到广泛关注。在无数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操作者的...
    天马酒仙阅读 3,070评论 0 1
  • ”冬。 想着能不能想到几句诗,代我描绘昆明的这个冬。但古代的诗人似乎都热衷于咏雪,咏梅。一时想不到其他的,只好作罢...
    乱搭阅读 106评论 1 0
  • 企业财务共享 摘要: 随着国内企业做大做强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建设企业财务共...
    pseudo_niaonao阅读 23,999评论 0 8
  • 博视谢是个什么鬼?——一篇文章了解博视谢。 温馨提示:此文过长,阅读需谨慎。 01 关于博视谢 谢博视,是我开始写...
    跟小明一起养成好习惯阅读 830评论 0 31
  • “外卖,要三副碗筷。” 小宋接了订单看了一眼,小声嘀咕道,“又是一份水煮肉片要三副碗筷。” 这位叫层层的订单住在一...
    漠漠鬼话阅读 648评论 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