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理分析时,取得个案历史资讯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找到一个较恰当的「入手位」的程序,在疗愈时会走少很多冤枉路。例如个案表面上是工作问题及人际关系前来,但探索下往往发现是由於童年时父母的忽略而令其失去自信丶不敢争取,於是乎就要找出这些「结」的根源所在。
又例如昨天说的湿疹个案,一般人可能会以父母家庭关系入手,但当我们资料足够,便得知个案的湿疹大约从何开始,其感情麻木又是何时开始,两者有何关系。
透过细微的表情动作,亦能观察个案内心被哪些人事物所牵动。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资讯,尤其是麻木感的个案,其字眼上的情绪表达非常片面,甚至单调乏味,故此必须透过不同层面,例如成长经历丶生命中的重大事件丶感情生活丶工作及关系等等,取得一个生命的全貎。
当我们进入潜意识时,令其耿耿於怀的事件会自动浮现(例如昨天的个案所浮现的是过世的女孩,而非父母或家庭问题),而治疗师应尊重个案潜意识的呈现。
在处理潜意识所呈现的创伤过程中,治疗师应按着其生命全貎,再作出恰当的引导及转化。亦因此,不少因身心症而前来的个案,其身体的好转也十分快速。特别一提,即使是以身体问题前来的个案,我亦只会对应其心理症结或情绪而作出处理,并不会阻止个案进行任何专业医学治疗,各司其职,对个案来说来才是得到最好的专业服务。
【转化】
「转化」,开口埋口两只字,但内里的过程和细节,其实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这些都是精细活。
有时学生或个案会问:「乜咁简单就可以冇事?」丶「乜要搞咁耐架!?唔系一次就冇晒事!?」其实辅导过程听来看似片面,但实际上是一个将千丝万缕的丝线逐点理清与解结的过程。而人生中那麽多的事件,首先,并不需要一一去处理,更何况,亦不可能在一次短短的会面中便全部被处理。每个人都有其成长的速度与周期,应处理的处理,不应处理而去乱碰只会欲速则不达。
然而当能够找到那线头,问题就会一一随着岁月与历练而展开丶舒解。而往往,以为很慢,但结果却惊人地快。这就是我常说的这句:「顺天而行,四两拨千斤」。
我并不同意强迫个案必须要「好返晒」,又或情绪敏感的人必须天天开心快乐,我们要明白偶尔流泪或多愁善感,其实是某些人的性格特质,能让其安全及有效释放才是心理健康的要事。世上千万种人,有千万种个性,每个人有每个人最适合的生存模式。我们不必以非黑即白的模式与槪念去判别一个人的转化,因为人的成长不是即食面,太快的东西,多数没有益的。
一步一步来,按着能承受与转化的程度来,才是因慢得快的节奏。最重要的,是安全。
我很喜欢辅导室中,每次个案找到了「那一点」并作出转化後,那一种释然与轻松。我很庆幸,我的辅导室是一个个案会笑着前来「做治疗」,并且笑声与眼泪交杂的时空。
--
安静
2018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