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下班后,因有事儿要聊,打了两通电话,谈到了同一个话题,那就是“成长”和“改变”。
第一个电话是打给我高中的老同学的。我们是好友。她在公积金中心上班,找她咨询点业务。咨询完毕后,老友好久不见,就热切在电话里地聊了起来。女人嘛!聊完工作,话题会不由自主地聊到孩子。她的儿子从小比较乖顺,一路也就顺风顺水地,现在已经硕博连读了。所以,她关切地问起我们家那从小就爱自由、好游戏而“不务正业”的“霸王”儿子。我告诉她说现在他自从大二开学,学习也上进了许多,还说,等他考上研究生我就把悬着的心放下来了……我们聊着孩子,想到了那时的我们自己,忽然发现,那时我们高中上的并不是重点中学,但现在,也都靠自己,考进不错的工作单位,有了温馨的家庭,孩子们也都一路考上了重点的中学,重点高中,最后上了不错的大学。我们还担心啥呢?孩子们又哪一点比我们差呢?只是我们要求高、不满足而已。况且,我们都是以一个活了半百的年龄的人来看我们青春年少的孩子,当然觉得人家这也不听话,那也不上进。想想那时的我们不也是各种青春的叛逆吗?或许那时的我们在理解力和认知度上还不如我们现在的孩子呢!想想,真的是这样子,我们是在一路成长改变,成长改变固然好,但不能拿自己的成长改变来约束孩子,孩子也有自己成长改变的历程哪!每一个生命,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都在成长,在改变!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唯愿这“变”,是积极向上的,是自我成长式的。
第二通电话是打给儿子的。他今天中午打电话找我要小费,说是周末和同学一起看电影,吃饭。由于我的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卡丢了,中午就在银行,直到下午才把这事儿办利索。所以一直没有给他转钱。下班后,立刻转了过去,然后电话和他聊天。收到钱的他在电话里就能感觉到在眉开眼笑的,这情绪啥话都好说了。
我们娘俩就聊,聊的内容是他前天挨他舅舅批评的事儿。我告诉他,舅舅是多么关心他的学习和前途。他说他知道,但是不喜欢舅舅批评他的方式。我们聊着聊着,聊到了家族的性格和行为模式。我告诉他:“凡是你不喜欢别人对你的方式,你都不要这样对待别人。那是不是你看到你舅舅粗暴地批评你,会让你自我成长,自我改变,以后不要这样简单粗暴地对待你的孩子了呢?妈妈这些年,所有的努力和成长,不都是在不断地反省自己,改变原来我对你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模式吗?那时候的妈妈,对你动辄打骂,多么无知啊!所以,这些家族性格,你要从现在就警醒,不要等养成了习气,再改,那难了……”这些话,他听了进去。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成长和改变的过程,多少人一生浑浑噩噩,不自知,一代又一代。岁月交织着“变”,这是成长的代价!我告诉儿子,光阴如梭,莫让这成长的代价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