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北京这几天特别冷,道馆里的窗上结满了冰霜。这个现象来北京十几年好像第一次遇到。想起了东北老家,阳台里面的墙壁上也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早上出门时寒风直往裤腿和领口里钻。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
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想法:小女孩为什么那么冷还不回家?
(二)
可能是这样:
1、小女孩没有卖掉火柴不敢回家,怕家人批评。我们站在故事外面看故事,觉得这个家长怎么这么狠心!这么残忍!但自问一下,我们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现在期末考试刚结束,考试成绩下来了。我们怎么做的?孩子考试不好会不会像小女孩没有卖掉火柴一样不敢回家呢?我们都说家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但如果孩子不敢回家,在孩子心里还温暖么?
2、小女孩没卖掉火柴不忍心回家。家里连饭都吃不上,女孩心疼妈妈不卖掉火柴不回家。好像过去这样的现象很多,可能现在有的国家和地区还处于温饱未解决的地步。我们能做的就是庆幸自己能幸福的解决温饱问题,如有余力,时机到的话伸伸手,拉一把那些吃不上饭的。大环境的错,他们也无奈。
卖火柴小女孩这样的悲剧现在已经极少发生了。对于孩子,我们百般呵护。想着把最好的留给他们,让他们能有出息,最好还少走弯路少吃苦,这个愿望有点自相矛盾。其实更最重要的是给他们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还记得“孟母三迁”的故事吧。好的家庭环境(因),好的教育环境(因),加上还不错的社会环境(因)。孩子未来会好的(果)。
(三)
提到家庭环境,说几点不要:
1、不要有酒精文化。尤其是父亲不要动不动就喝二两,这种现象在东北尤甚。酒后难免就会话多,容易给孩子讲道理。一是把孩子讲怕了,二来自己的高大形象也随着酒精模糊起来。身边很多朋友都是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回想起来,苦不堪言。
2、不要抱怨。抱怨带来的事满满负能量,轻易毁了一家人的快乐。抱怨很多来自比较,谁谁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分!抱怨事最无用的沟通方式。想想孩子每天吸收抱怨,长大会如何?
3、不要当孩子面吵架。夫妻不合吵两句嘴很正常,但一定要注意措辞和语气。我家楼上一对夫妻几乎每周就会大吵,经常听见歇斯底里的喊叫。这在孩子心里都是埋下了一颗炸弹啊。这样的童年,想想都害怕。真发生冲突,可以谈,家庭的小矛盾基本都能谈开。真要是个死结,也要在孩子不在时发作。毕竟我们的沟通对象不是孩子。最后一步,道馆提供护具和裁判。
北京家长忙前忙后,到处托关系找人,假离婚,买房等很多都是为了给孩子找一个好点的教育环境。所以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无比重要。环境是因,成才是果。其实我们教授武道技艺就是在给孩子的成长期创造好的环境,也应该感谢一下现在社会这个大环境能让我们干点实事,干点有意义的事。
家长们的幸福之一就是能让孩子有个幸福的童年。祝孩子们的童年,幸福。
每日都是师父,每日都是徒弟,每日都是一堂课。日课第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