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树洞中的北大:高分、高智何以成为凌辱他人的理由?

连日来全国都被台风“利奇马”影响,

巧的是教育界也正经历一股无形的暴风雨。

北大退档河南2名考生后补录的事,

我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

河南的2名考生符合北京大学

“国家专项计划”录取标准被系统投档,

但却被北大“好心”以分数低

可能难以毕业为由退档,

消息一出就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

舆论的压力也导致北大的态度在近两日来,

发生了剧烈的转变。

从一开始无所畏惧的刚,

哪怕被指责不按规矩办事也不做出让步;

到最后小心翼翼的柔。

在舆论讨论居高不下的时候,

不得不做出改变,

录取了高出一本线几十分的“低分”考生。

这事让咱不得不感慨舆论的力量,

如果不是舆论监督这事估计就不了了之了。

有人会说这2名考生分数

明明低于北大录取线100多分,

凭什么他们俩能上北大?

对于分数比他们高的考生是否不公平?

那咱们就不得不说说“专项录取”了,

专项录取跟普通招生录取是两条线。

专项是由国家专项拨款专项扶持,

让贫困地区学生有机会进重点大学,

北大给了河南理科8个专项指标,

条件是只要该地区考生报考北大,

并且考生过一本线并且排名前八,

就无条件录取并不影响普通高考录取指标。

所以这两名考生被北大录取

对于别的考生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公平。

如果说北大退档河南考生是原生舆情,

那么“北大树洞”事件就是次生舆情,

并且后者热度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前者。

原本北大的补录回应已经得到不少人的认可,

但以下方为代表的言论,

却又一次将北大推上了风口浪尖。

图:北大树洞

以上言论出自北大校内论坛“北大树洞”,

并且很快登上了热搜,

诚然以上言论并不能代表所有北大学子,

但这部分人的言论着实刺痛了众人的心,

骂网友穷酸、恶臭、毒辣……

骂河南退档考生投机取巧……

真的难以想象以上言论是出自

国民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北大!

说不公平之前先去了解一下留学生高考政策,

只敢对内吼叫的人,

和社会毒瘤废青们有何区别?

想来高贵的人格和学识也没有多少关系,

不信你看北大树洞……

有了学识却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又有何用?

朱自清1916年参加北大招生考试;罗家伦1917年参加北大招生考试;钱钟书1929年参加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吴晗1931年参加北大招生考试;臧克家1931年参加青岛国立大学招生考试;张允和1934年参加北大招生考试。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数学全部零分!

想必因2名河南考生分数太低,

颇为不满的高端学子们,

也很以和这些靠“捡漏”上来的人,

读同一所大学为耻吧。

其实话说回来,

这事如果一开始就按规则办事,

也就不会有后边的弯弯绕绕,

舆论的焦点也就不会聚焦在对北大的批判上,

更重要的是折腾了一圈结果还是一样,

但北大却因此污了名损了誉。

更有舆论认为是北大接受不了,

明年招生时分数线要比隔壁低的状况出现。

北大号称以人为本,

不知经此一事有没有考虑,

河南的2名考生如何面对今后的人生呢?

真不知他们是幸运还是不幸!

《人民日报》在评论文章中写道:

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句尽人皆知的俗语已然发生深省。

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肌体中,

规则就是筋和骨。

从楼道里“不准倒垃圾”的告示,

到教育政策规制,

只有规则才能成为现代社会

正常运转的“润滑剂”。

也只有通过培育人们的规则意识和守则能力,

才能推动我们的社会,

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挺进。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理性看待此次北大事件,

尽管“北大树洞”中展示的言论

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北大学子,

但我们还是希望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

终有一日能够改变这部分学子的短见。

也希望最好的教育资源能够教出,

蔡元培口中“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优秀人才。

文章来源:驼铃商道共享农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一个人 走过这大半个中国 多的,只是身后的行李 我站着,蜷着 一个人 我想是株草 长在哪里都行 我总是一个人 走...
    靴子的前脚和后跟阅读 367评论 1 9
  • 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上班日,七点起来,准备早午餐。 天气:38℃高温,雨转晴。 心情:沉闷的一天,没休息好,开空...
    天牛and恩恩成长记阅读 174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