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难,写短文更难。古人是惜字如金的,年代越久远,文章就越短。为什么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古代写字太难了。比如,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得在乌龟壳子或者骨头上镌刻,当然得言简意赅。
后来,人们开始用毛笔在竹片上写字,写字是方便多了,但还是不敢把文章写长了,因为写长了,一篇文章得耗费不少竹子,关键是搬运起来太费劲,存放起来也太占地方。因此,写文章还是得简明扼要。
再后来,发明了纸,这下总该可以写长文了吧?是的,自从有了纸,文章就开始越写越长了。但是,古人还是蛮讲究咬文嚼字的,因为大家的潜意识里,还是觉得好文好句,必须得短而精。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我们现代人写文章,越写越长了,压根就不节制了,这难道是因为写文章不需要纸的缘故?电脑表示不愿意背锅,归根结底,还是人类对待写短文的思想出了问题,好像文章写得短,就显得没水平。
但是,有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却偏偏倡导写短文,他就是著名作家、编辑、出版家、历史学家锺叔河老先生,他一生笔耕不辍。为了号召大家写短文,他专门挑选190篇古文,这些古文不仅是历代经典,最关键的是短,短到什么程度呢?全都在100字以内,他把这些100字以内的经典古文编写成一本书:《念楼学短》。
这本书自1991年面世以来,到2017年,已经修订再版多次,其中2009年版本由杨绛先生作序。因为钱钟书曾为锺叔河编辑的《走向世界》作序,所以文化界有“双序珠玉交辉”的美谈。
当读者看到《念楼学短》这个书名时,多少觉得有些奇怪,不太明白其中意思。当然,这个有些古怪的书名,是有故事的。原因是锺叔河老先生住在二十楼,这个二十楼呢,也可以写成廿楼,因为“念”和“廿”同音,所以锺叔河老先生称“廿楼”为“念楼”。
而“学短”呢?据说老先生本想是找些短文教育他的孙子非们,教他们学习古代短文,同时从文章中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来。
没承想,老先生教着教着,觉得学习古人写短文这个事情,非常值得传承和推广,于是就认真起来,写成了一本书《念楼学短》,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捧。
那么,这本书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呢?当然不只是因为书中选取的古文,都是100字以内的短文这么简单。也不仅是因为所选古文涵盖面广,短小精悍,读之受益匪浅。
最重要的,是因为锺叔河老先生的解读,精辟而有思想,而且他的解读引导性很强,他总是能从原文中找到一个独特的视角,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合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现象,进行解读,引导读者主动思考。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学生,看了他的解读后,都会有茅塞顿开之感,并且会忍不住去思考,把古人的观点、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认知。同时,还会激发我们的好奇心,认同感,从而主动结合实际,把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学用结合,起到修身养性、提升品德素质的效果。
那么,我就从书中随意挑选3篇短文,来感受一下《念楼学短》这本书的魅力。
01 做人之道:敢于承担责任
《念楼学短》这本书中,收录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大水求直言诏》,原文是:“暴雨为灾,大水泛溢,静思厥咎,朕甚惧焉。文武百寮,各上封事,极言朕过,无有所讳。诸司供进,悉令减省,凡所力役,量事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
翻译成现代文,意思就是:最近连下暴雨,洪水泛滥,我作为皇帝,经过深刻反思后,认为这是上天对我的警告,一定是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自身修养不好,品德不够高尚,失了德行,才会导致这种天灾出现,为此我的内心感到十分惶恐。所以,专门通知文武百官,希望大家能指出我的错误,不要有任何顾虑,知无不言就可以了,我是绝对不会怪罪大家的。
另外,从现在开始,京城要少问地方政府索要钱粮,皇宫里的各种用度开支也要能省就省。如果还有什么工程需要征用民力,要么暂停,要么就别再干。还有,对于遭受了洪水灾害的民众,都要想方设法,按照受灾轻重,给予实物救济。
锺叔河老先生在《念楼学短》这本书中,对唐太宗这篇诏文非常感佩,专门写了他自己的读后感悟。
锺叔河老先生认为,自然灾害,本不是某一个人的力量所能阻挡得了的。在古代,当人们面临自然灾害时,只好拜神烧香,祈求神灵保佑,认为各种天灾、虫灾都是上天对人类的一些败坏行为不满,所以发动灾害来惩罚人类。因为,在那个时候,上至天子,下至普通百姓,都把为民祈福,当成自己的义务和必须履行的责任。
《念楼学短》这本书中,还提到了商汤王和汉文帝在面对天灾时的做法,说明封建帝王虽然有些迷信,但是那些英明君主总是能做到常思己过,不推卸责任,确实很了不起。
传说在商朝九年,天不下雨,遇上大旱。商汤王就脱光了衣服,站在太阳底下暴晒,他认为这样做,可以代替黎明百姓受罚。他的行为最终感动了上苍,降了甘霖。碰上天灾,英明的皇帝总是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比如,汉文帝时期,发生水旱灾害,他就首先问责自己:“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
商汤王、汉文帝、唐太宗,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君主。他们碰到灾害,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施政有误,个人品行可能存在不足。这样的做法,和那些明明是“政有所失”导致的灾祸,却偏偏要说成是“自然灾害”的人相比,其政治道德着实高尚,其人格魅力着实让人感佩。
读了唐太宗的《大水求直言诏》,深感一个人要想有大作为,就应该有大担当,大胸怀。身在职场的朋友,如果想要成长进步,不妨每天反思一下,自己担当了多少。当然,这篇诏文,用来教育小孩,帮助他们树立担当精神,敢于承担责任,也非常有效。比如,可以通过给小孩解读这篇诏文,要他们先学会给家庭做贡献,从主动洗碗扫地做起,帮助家人减轻家务负担,这些点滴的事情做多了,又何愁培养不出担当精神来呢?
02 社交之法:和厉害的人做朋友
关于交朋友,孟子有一段名言,是他对爱徒万章讲的,他说:“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翻译成现代文,意思就是讲:学问和品行在当地很出名的人,一定会结交当地那些名士。在一个诸侯王国很出名的人,一定会结交本国范围内那些知名人士。而在普天之下,都很出名的人,就一定会结交普天之下都有相应名气的人。
可是,切磋学问,修养品行,只靠和朋友交流心得,肯定不够。怎么办呢?得取法乎上,追随古时的先哲圣贤。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他们的思想和著作还留存于人世。读他们的书,就可以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也了解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原则,这样一来,也就等于和他们交了朋友。
所以说,通过读书,和那些智者贤人做朋友,的确是一种非常高级、非常有益的交友方式。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讲:你的生活质量,不是由你自己决定的,而是由你身边的人决定的。细细一想,这也不无道理。所谓近朱者直,近墨者黑。
不管是在职场上,还是在日常交往中,我们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一定要慎之又慎。比如,我们要看一看这个人的品行怎么样,看一看这个人平时都和哪些人来往,看一看这个人有没有本事……
这样讲,看上去好像很功利,其实不然,我们选择和厉害的人做朋友,目的是向人家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厉害,你只有让自己变得厉害,才可以给别人带去价值。
读了孟子这段言论,再想想锺叔河老先生在《念楼学短》这本书中分享的感悟,的确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一个结交厉害朋友的好方法,也是一个读书的好方法。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总是觉得自己碰不到厉害的人。其实,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和作者进行对话,这种对话可以穿越千年时光,也可以穿越万里山河,虽然是隔空对话,但如果用心交流,却常有相见恨晚,觅得知音之感。
最重要的,通过读书,我们可以知道厉害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是如何看待问题的,他们平时都是如何为人处事的。学习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再加以实践,自己也会变得高明许多。
03 说话之要:抓住核心要点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为了提升工作效率,沟通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对于普通人来讲,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说话。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写作来与人沟通。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沟通,只要我们进行表达,目的大多是希望自己发表的观点,能够得到认同。
在很多沟通场合,有一些人总是喋喋不休,没完没了,生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意思,总想把所有的细节都一股脑儿吐给人家。这样一来,人家反而没有了听的兴趣。所以,与其全面告之,还不如抓住要害,攻其一点。
三国时期的曹魏名臣高堂隆,觉得太史令许芝推荐的“人才”韦抱不太行,于是给曹丕上书,表示反对。他在奏章中写道:“太史许芝所举韦抱,远不度于古,近不仪于今,每祭与吏争肉,自取百斤,犹恨其少也。”
这个奏章,翻译成现代文,意思就是讲:太史令许芝,向朝廷举荐的那个“人才”韦抱,不管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事,既不遵守先哲圣贤所定下的规矩礼仪,也无法给同辈和后进做表率。他的个人品格,真不怎么地,有事没事就喜欢占点小便宜,有很大的贪欲呢。我为什么要这样子讲他呢?比如说,每次朝廷举行祭典,在分祭肉的时候,他总要和经手办事的小吏们争多少。有时候,他一个人就拿去了上百斤,却还嫌少呢。
在这个例子中,高堂隆反对提拔韦抱,所用的手法,就是抓住要害以后,再针对这个要害加以润色,说服效果立即增强。因为分祭肉是在庙堂之上进行的事情,肯定要礼让为先,作为领导干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分肉,而是用行动把自己雍容大度的一面展现出来,给百官做榜样。
然而,这个韦抱呢?居然在分祭肉的时候,斤斤计较,连自己的个人形象都不顾了。试想一下,当曹丕得知韦抱这个人,原来如此小器,肯定就不会用他了。
我们平时和人沟通的时候,不妨也学学这个高隆堂的表达方式,多想想对方的痛点,多了解对方的需求,然后抓住要害,再组织合适的语言,把你的观点和建议表达出来,更具有说服力。
话不在多,关键是能击中要害。《念楼学短》这本书中收录的短文,每一篇都充满了智慧。读之,既可与古代先贤对话、交心,也可以和大作家锺叔河交流读书感悟,与那么多超级厉害的人物隔空交流,在思想上进行碰撞,你的收获又怎么会小呢?我们在生活中碰到的那些问题,可以通过阅读,去寻找答案,去看看先哲圣贤们,是如何处理的,自然就豁然开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