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妈老是给我打电话催我回家过年:车票买了没?东西收拾好了没?什么时候到家?
其实按照我个人的惯性思维,我其实是觉得过年和平时都是一样的。
要说这放在以前,过年才可以吃上肉,全家团聚,那自然是无可厚非,可是在我们这个年代了,每天都是吃最好的,想见面随时都可以,那为什么还要纠结于过年非得要回去呢?
要说这是个传统,我也认同。
因为在我们的思维中,过年就是辞旧迎新,一家人团聚,这就好比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端午节是祭奠屈原一般,这些日子被我们赋予了特定的意义。
可为什么非得在这一天?其他时间不可以吗?一年365天,为什么偏偏在这一天?
答案显而易见:因为这一天是中国阴历的最后一天。
时间是一个可怕的东西,时间节点比时间更可怕,它可以赋予一个平凡无奇的日子以无与伦比的意义。
人们在这个年关,把时间赋予了最大的意义,万事莫大于过年。
甚至于人家形容工作辛苦,是这样形容的:我tm过年还在家里发公众号!其实就从本质上来说,过年就跟其他364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在我们的惯性思维里面约定俗成:过年就该享受丰收的喜悦以及家人团聚的欢愉,工作什么的就是万恶的资本主义!
人是一种需要仪式感的生物。
我们会在出生的每一年的当天都准备宴会,会在求婚的时候有求婚晚会,会在结婚的时候有婚礼...直至我们死了之后还有葬礼。
所以我们的各种节日就显得不奇怪了。我们会在一年的最后一天来一个盛大的宴会,以来表明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唱歌、跳舞、通宵守岁、看春晚等等来举办这个宴会,完成人们心中对仪式的认知,好告诉自己,我们真的开始新的一年了!
我们把一年分为四个季度,一个月分为三旬,一天分为24小时,一小时分为60分钟,一分钟分为60秒。当某一个时刻,我们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完成了任务,我们便得以庆祝。
时间节点,能赋予我们所需要的这种仪式感。
不仅仅我们的生活被时间节点所控制,我们的人生也在被时间节点控制。
在《奇葩说》里,蔡康永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我们在25岁的时候就被告知要结婚、在40岁的时候就要有房有车有孩子、在60岁的时候退休,子女承欢膝下,安享晚年,这才是成功的一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寿命只有这么长!所以在大多数人看来,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前完成了任务,你就是成功的。(大概就是这些,具体的我忘记了...)
是的,年至22的我不停的在被我的父母催:你准备在哪里买房子?以后准备在哪里发展?交女朋友了没?等等等等...
我不知道这样是对还是错,因为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我也不能借此抨击他们世俗,因为我们都是活在世俗当中的人。
我的小学同学孩子都可以叫我叔叔了,我的高中同学孩子都抱在手上了,我的大学同学也有的已经结婚了。甚至于我看到我妈看到他们带小孩的人都是一种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了应有的任务。
甚至于我身边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也不止一个曾跟我抱怨过:什么时候能找到女朋友、以后结婚怎么办、房子、车子...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时间节点很坏。
刚刚毕业的我22岁,却要在25的时候找到心爱的人约定终身,我真的可以吗?
在18岁以前我被告知不能早恋,现在却突然要从0开始,在短短几年内找到未来可以厮守几十年的人。怎么能不急?
即使找到了能确保我能一辈子走下去吗?
我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却要我在几年内买到车子,并且又一个房子的首付,这现实吗?
我已经无力吐槽这种已经存在的教育模式,我今天说的,仅仅是在当前社会下的时间节点而已。
为什么会有这种人生的节点?
因为人的寿命只有这么长,按照一个人80岁来计算,前二十年未成年,后二十年在轮椅上度过,中间40年是人生的最重要时光。不在这40年内完成人生的工作,那么按照大部分人的想法:人生就不完美。
时间节点甚至可以将一些无法计算的事情一一提上日程,诸如婚姻、孩子等等。
所以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在这种时间节点之下都不太完美,因为我们没法按时完成任务。
按照古代的来算,在16岁就可以结婚了,有的孩子就很大了,因为这是被大限所限制的,古代人的年龄平均也只有40左右。
时间节点的变化是随着总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且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有人按部就班,娶上了一个贤惠美貌的媳妇,过着美满的生活;也有人因为世事变化,人生的节点变得混乱无比,也圆满的过完了一生。
也有人跟我一样,不在意这种人生的时间节点,也不介意我的人生是否完美,只想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过。没别的意思,只想让自己的人生稍微有一点点不同而已。
没有对错,只是选择不同而已。
不过无论怎么说,时间节点是一个可怕的东西,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