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你放假了吗?
放松一下吧,整天绷地紧紧的,也不一定是敬业,最虐心的是不一定让自己满意。
“说教”好像也是我们的传统,祖辈传的“教育”模式,经常让人有一股想摆谱的欲望,端不起架子,好像就树不起权威,立不下规矩,显示不出价值。
大家应该有同感,我们传统文化丰富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规矩多”。尤其是农村,“礼数”多的都武装到牙齿,当然很多都是和如何做人有关,对于人的成长大有裨益;可也有一些是带有约束、压制和束缚性的,这些“规矩”就是让你磨去锐性、放弃自己、忠于祖制。
这几年还省了不少,老家的上辈老人们也活络了不少,对于孩子们比较宽容了。那些饭桌上的规矩,年节里的“计较”,祭奠的礼仪……基本都是随大流,不再强制你去如何如何。
这都是一些礼制、摆设,今天咱不多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自有分寸,重要的是我们心中要有一杆秤。“富日子穷过”固然是节俭,但不能太抠门,有这种行动不可怕,可怕的是固化了这种思想,长此以往,你很难放得开。你会发现常规的一些行为无形中会“培养”你的思维模式,“穷”会让你一直矮下去,甚至让你变得“猥琐”,自己瞧不起自己。
有一家杂志曾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这样一次问卷调查:你最后悔什么?列出了10项人们生活中容易后悔的事情,供被调查者进行选择。在相关人员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结果。
第一名:92%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春的大好时光总是流逝的那么快。而在青春岁月里,又常常碰到那么多的诱惑甚至陷阱,当你猛然醒悟时,也许白发早生,才发现自己竟然一事无成。
从众的生活态度让我们跟风,亦步亦趋,代价可能小一些,但成功的可能也很渺茫。所以,我们唯独没有去做自己,没有趁着年轻去全力以赴。
第二名:62%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当
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希望的延续,许多人为了孩子可以倾其所有,并忍受一切痛苦和委屈。但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可能只是父母单方面的良好愿望,对于儿女而言,他们也许只是想做一个简单快乐的凡夫俗子。
人各有自己的活法,强制、代庖越俎都不可取,在你倾注一腔热血的时候,你可能也正在折磨、催杀他们的硬性和锐气。
与其担心未来,不如现在努力。不要轻易把梦想寄托在某个人身上,也不要太在乎身旁的耳语,因为未来是你自己的。人生的高度,是自信撑起来的。我们不是欠缺成功的筹码,而是欠缺自信。所有的路,只有脚踩上去才知其远近和曲折。自信是人生最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