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自己在自媒体上的写作之路,起点是在2017年8月,当时孩子上二年级,暑假语文作业布置了每天写50字的小日记了,为了鼓励孩子,我也开始爬起了格子……
这两年多,为了提升写作水平,参加了不少写作培训课,基本都是当时激情万丈、下笔如有神,过后打回原形、偶尔更下文。
断断续续而始终没放弃的原因,一方面是给孩子做榜样;另一方面,也不可免俗,确实是想通过写作获得一些收入。
特别是今年疫情在家,更坚定了我要在写作上努力发展的决心,于是,开始恶补关于写作的书籍资料。一天在书友群里,看到有老师推荐热门新书:《秋叶特训营 写作7堂课》,作者是秋叶。
我一看“秋叶”,好熟悉的名字,难道是早些年,教人做PPT的秋叶?一看书的封面照片,果然是同一人。
作为职场人,为了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我上过秋叶老师的PPT课程,还有Excel课程,学完后,能处理上千人的数据报表,并制作成汇报文件,这些技能到今天依然是我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没想到,秋叶老师在开设PPT课程之前,就已经出版了好几本书,而且10多年来坚持日更!
两天看完《秋叶特训营 写作7堂课》,几乎给每一句话都画上重点符号,实战派写的句句都是干货。
秋叶大叔根据自身写作经历,分享了“框架式写作”、“复利式写作”、“碎片化写作”、“联机式写作”、“结构化写作”、“清单式写作”和“复盘式写作”。
虽然分成“写作7堂课”来讲述,但通读整本书后会发现这些方法都是融会贯通,穿插着使用的,每个方法就像“一颗龙珠”,集齐“七颗龙珠”就可以召唤出自己体内的“写作神龙”了!
作为一名妈妈,这本书里的内容,不但可以应用到自己本身,还让我在“教孩子写作文”这个事情上,得到了思维的开阔。
你为什么而写作?
大约八千多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这应该是最早出现文字的时候,这个时候,写作主要是为了“记录”。
再看看近现代,二十年前,王小波就谈过《我为什么要写作》,与他同时期的作家,写作多是为了表达自我,为了“理想”。
到了现在,自从新媒体的“风口”出现,几乎全民都进入了“写作的赛道”,经常会看到一些“大咖”通过写作月入几万+,这样的写作是为了“增加收入”。
你呢?你又是为了什么而写作呢?
如果跟我一样也是为了“增加收入”,那就要注意了,秋叶大叔提醒我们:
一味简单地以“增加收入”为目的,“没有清晰的定位,写作过程中就很容易跟风,但如果跟的风凑巧不是自己的发展方向,投入产出越大,也许越浪费时间”。
秋叶大叔在书中总结了以下6个方向,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位,往相应的方向提升:
打造个人品牌: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头部人物。
快速提升流量:有一定读者基础,需提升文章打开率。
赚稿费:给各平台投稿,录用后赚稿费。
推广文案:提高转化率、成交率。
结构化表达:提升沟通效率,多应用在职场。
自我疗愈:非商业化,自我疏导,“心灵写作”。
除了第6点“自我疗愈”的写作方向外,其他5点都可通过“写作7堂课”来提升。
了解到这些写作方向后,在孩子不厌其烦地一再问我:“我为什么要写作文?”时,我的答案就不再局限于“因为这是语文作业”了。
有什么写作方法?
书中讲述了7个写作方法:“框架式写作”、“复利式写作”、“碎片化写作”、“联机式写作”、“结构化写作”、“清单式写作”和“复盘式写作”。
“构建框架”是所有方法的“抓手”,通过构建框架,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秋叶大叔说的这一点,也提醒了我,曾看到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一条最重要的认知规律,一个人思维的形成、思想的成长、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作为支撑。”
逻辑思维能力可谓是硬核能力了。
现在,我也按照书中的方法,每次孩子写作文前都先与他讨论,搭建出框架,从一成不变的“三段式”“总分总”,到现在增加了几段“分”的描述,通过更多“描写”和“事例”让作文更丰富。
平时,读完一本书,也会与他一起画出人物关系图、事情发展脉络图、因果关系图,孩子就像侦探一样,在书中找线索,既增加了阅读的趣味,也提高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写作是输出,输出离不开输入,如果没有持续量的输入,迟早会“枯竭”。
所以,除了写作方法,我们还应该关注输入的方法,秋叶大叔在书中就特别提到要关注时事新闻,以扩充视野,多角度思考,比如:新浪、搜狐、网易、腾讯,这些门户网站各有特点,我们必须定期关注一个。这一点,就跟我每天晚上与孩子一同看新闻不谋而合。
怎样才能坚持写作?
有研究得出“正反馈效应”规律,就是当我们做的事,受到别人夸奖、鼓励、增加收入等得益时,我们就会继续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而且会越做越好。
所以,当持续写作能为我们带来点赞、收益时,自然而然就能一路写下来了。
然而,如果写作不能帮我们增加收入,我们还会学习写作吗?
秋叶大叔在书中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除了增加收入,写作还能为我带来什么?
最明显的一点收获,就是与孩子一同成长了,通过一起阅读、搜集资料、写作,让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当然,还提升了我在职场的文案能力,“7堂课”中的“结构化写作”就被我经常用在各类汇报文件中。
还有,结识了众多热爱阅读、写作的老师、同伴,这也是“人脉式写作”带来的收获!
正如秋叶大叔说的:
“让写作成为你的职业能力,而不是只关注它能否成为所谓的赚钱手段,你会发现所谓写作不能坚持、写作缺乏题材,都不是关键问题。”
绝大部分时候,我们缺乏的不是方法技巧,而是目标感。
《秋叶特训营 写作7堂课》,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7个写作方法”,更多的是“思维习惯”,想清楚“你为什么写作”再去开始,往往事半功倍。写作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与孩子一同刻意训练书中的“7个习惯”,这样,我们写过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提升思维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