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说同居是婚姻的试金石,可是先结婚再同居又是什么呢?
我仔细想了想我和刘先生——把各自的第一次同居献给了我们的婚姻——大概就像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样吧,永远充满忐忑,不知道下一秒掰开时是完美还是破碎,只有这两种结局。若不幸破碎了,便废了。所以,我和刘先生的第一次同居,远比婚前"试金"显得更为严肃且"义无反顾"!
我和刘先生在今年4月份终于开始了我们的同居生活,在那之前的三年(包括恋爱两年,领证一年),我们和很多人一样,是典型的"周末情侣"——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酒肉朋友"一词,再仔细一想,好像也差不多啊:吃好、喝好、玩好,再来点肉体上的欢愉,嗯。
周末情侣多好啊!每次见面都像隆重的约会,眼里尽是浪漫和激情。小别胜新婚,偶尔作一下还很怡情,要是吵了架,半夜打车赶到你家门口,给你一个道歉的拥抱,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浪漫了。
可是同居又带来了什么呢?对刘先生来说,首先带来的是头发,永远掉不完、扫不尽的我的头发,还有那句几乎每天上演的台词"你压到我头发了!"(后来直接是"头发!"两个字)我们睡的一对白色橡胶枕头上,一个沾着弯弯曲曲的长发,一个沾着一截截的寸头短发,看着还挺有意思。
同居的重要性无非是了解彼此的生活习惯和三观,通过磨合来达到一个平衡,而磨合的过程必然产生一系列差异和矛盾。我和刘先生最初的状态也十分艰难,除了他看不惯我的头发,还有我看不惯他凌乱摆放的鞋袜,他看不惯我奇奇怪怪的减肥餐,我看不惯他饭后两小时才洗碗,他看不惯我的偶像剧,我看不惯他的王者荣耀......种种,偶尔心肝肺都要气炸。
可是毕竟我们这婚后的同居没有回头路啊,所以后来我们自然而然地达成了"求同存异"的策略。头发、凌乱的鞋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偶尔念叨一句就行了。吃饭嘛,也不用一味追求一起吃的浪漫,他吃他的肉,我吃我的全麦面包、玉米。偶尔也出去吃顿火锅、烤肉,这个时候也就不讲究减肥了,一起吃尽兴后再挽着手散步回家。
做家务我们分工合作,一个人擦灰洗衣服,一个人扫地拖地。一个人做饭,另一个人就洗碗,我虽然还是嫌弃他饭后两小时才慢悠悠洗碗,但也不敢理直气壮地说他,因为后来我自己也爱拖着很晚才洗。
有些家务还是会选择两个人一起完成,比如换被套、叠床单,一个人做着太吃力,两个人效率高,还能培养感情。周末的买菜我们对待得尤其认真,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一定要两个人一起去,因为一个人去太寂寞。
电视取向我们也追求和谐、互不打扰,他拿着手机看他的《秦时明月》,我放着平板看我的偶像剧。有时候我用电视看偶像剧,到高甜情节时,发现他似乎也看入神了,便转头戏虐地说:"怎么样?偶像剧还是好看吧?香不香?哈哈哈!"然后他就低头继续玩手机,恢复一本正经的表情说:"不好看!"其实嘴角已经忍不住地上扬,又想表达对偶像剧的不屑,于是嘴唇便像抽搐似的,没个正形,我只能在旁边无情地笑话他。
第一次同居生活除了带来从未体验过的两个人彼此依偎的幸福感,当然还有吵不完的架。关于吵架,同居前和同居后的差异也是十分有趣。以前吵架,因为见不着面,情绪全靠微信和电话来反映,但这样的表达难免会失真,把对方的情绪猜来猜去太累,所以当他半夜远远赶来给你道歉和拥抱时,也就没有气可生了。
记得有次和刘先生远程吵架,那次略严重,他脸皮薄,我脾气倔,两个人不知道该怎么下台。后来他拉下面子在微信里关心我、哄我,我则一心想着解决问题、表达心意,不好意思打电话说,我就写。写了满满一张纸,还数了字数,至少有800字吧,把我自己感动坏了,然后拍了照给他发了过去——和好如初。
同居后的吵架,有利有弊吧。弊在于以前吵架可能两个人见不着面,再气自己也可以干点别的转移注意力。同居后要是吵架,都在一个屋檐下,真是越看越气,还只能在家里气!不然你气鼓鼓地出去能去哪里呢?也来不及打包睡衣、护肤品啊!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弊,反而更有利于我们这种先结婚后同居的状况。因为结了婚,人跑不掉嘛,再生气都得低头不见抬头见,得吃饭、得睡觉。
最初,我觉得吵架毕竟是吵架,得有仪式感,说冷战就冷战。可是吵过几次架后,我发现吵架对我很不利,除了气,更多是难受得要命。因为我平时就是刘先生的“人形挂件”(不过没朗朗和吉娜那么夸张啦),冷战个一两天后手就痒痒,可是为了尊重吵架,又得忍住。
我记性差,偶尔起床后忘了还在吵架,就跟他搭话,搭完话才想起还在吵架嘛,于是为了尊重吵架,又恢复高冷的姿态。所以啊,最后气早就消了,也都各自反省了,只剩下难受。
上个月,我认真地对刘先生说:"以后我们还是少吵架吧,虽然可以增进感情、解决问题,但是冷战久了我手就痒痒啊!抱也抱不了,亲也亲不了。"刘先生一个白眼过来,说道:"你以为我不难受?"
这之后没多久又吵了一次,刘先生算是大半个直男,每次吵架让他最头疼的不是问题本身,是我怎么才能消气(他觉得生气时的我比解决问题难多了......),奈何他又不会说些好话。所以只能由我快速消化好情绪,针对问题分析、沟通、达成一致决定。那次的吵架效率翻倍,当天就和好如初(不,应该是更好了,每次吵架都能增进感情,这个优点我还是认可的),矛盾也得到了化解。
同居是婚姻的试金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是成长的一个阶段,它会让你快速思考婚姻、生活和陪伴的意义。不论是同居还是婚姻,除了浪漫、甜蜜和激情,更多的是细水长流般温柔而平静的、实实在在的生活。
《清单人生》里说:"需要好几年才能了解一个人,有时甚至需要一辈子,这就是家庭存在的意义。"青春有限,希望大家都能早早跨越那0.0049%的概率,择一人,便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