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作者发表书中文章的首发地著名股票交流平台-雪球早已闻名已久。打开这本书是在一次漫长的赴会路上,对于北京交通略有了解的铜子都知道,坐地铁走上20几站的道路在欧洲可以相当于跨越几个国家了。
因为是坐地铁,处身于一种浮躁的环境,当然也要搭配一本内容偏浮躁的书才成。于是,这本讲股票与投资的书便成为我的首选。
对于投资,我是门外汉,对于股票,我更是一点不懂。但是,在这个要努力,那怕是假装努力,也要变成一个通才的时代,对于大家所关注的,就算做不到深入了解,起码也要大概知道吧。
更别说股票这种多年占据话题排行榜前三,没点常识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的内容了。
因为是外行,所以老实不客气说,书中大约38.75%的内容,我都没看懂。对于一个财经小白而言,略专业一点的财务知识更是看的一脸懵圈。
譬如说吧,书中作者以调侃的语气提到一个有趣的例子,某家公司发债,4.5%的收益, 搞到的钱拿去买了5%收益的银行理财。
这么一个简单案例我硬是在车上反复看了几遍才理解了作者的意思。可见个人财商的无药可救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看完这本书。
许多书,我们不一定要全部看懂、吸收、消化。硬要将一本书吃的干干净净,渣子也不能剩下那种。个人的阅读方式,更接近于随心而行,随兴而至,随力而止。有些内容看不懂,没关系,很正常。
在自家看来,能在那些看懂了的内容中有所得,有所思,有所益,有所获,有所喜,有所趣,就已经很好很好的了。
比如作者说:
我们身边充满了诈骗电话和短信,这些骗局都是利用人们的两种心理,一是短期内就能捞到大钱,二是机会难得再犹豫就没有了。如果此刻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与其他人相比我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何这个大钱我能赚到别人却不能,就不会上当了,受骗的过程令人享受,但受骗的结果却是令人痛苦的。
牛市中后期,一些初入者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连k线都不认识,却认为自己能够在这些市场上赚大钱,此时人们有两大心理意识,短期内能够捞到大钱,二是再不买就又涨上去了,有没有发现这种心态其实普遍存在?
除了垄断经营外,企业的竞争优势必须体现在给客户带来更低的获取成本,更高品质的享受,差异化的体验上,这三点如果企业一个一点也没占据,那么除非行业的供求关系一直处于卖方市场,否则终有一天企业会步入衰亡。
身为一名股市中的老兵,作者在书中也是耿直的厉害,而真话通常也是不太好听的话。
在‘不要抢了上帝的活’一章中,作者说,许多人梦想中的仓位管理就是在牛市顶部空仓,在熊市里不满仓,逃牛顶,抄熊底,但是这是普通投资者不可能做到的。
在牛市盛宴最疯狂的时候,往往10个倒有9个赚,也正是所有人都能赚到钱的时候,却是我们应当加倍小心的时候。
技术分析正确的次数越多,最终积累的风险也越大,纵观国内外著名的投机交易者有过辉煌也有过破产,正是因为人性的贪婪所致,每一次技术判断正确,都会加强技术分析者的自信心,同时也产生早知道正确为何不多压住这儿驻马的后悔心理,最终会使得技术交易者的仓位和杠杆越来越大,除非技术投资者能一直正确下去,否则最终会输在全押的一把上。
过时么,上面这些话,只怕不但在今天没有过时,而且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因为几千年来,人性始终不变。
或许有人说,这都是一些正确的废话而已。
没错,就像小时候家长都会说吃多了会很撑,穿少了会冻到生病一样,但是只有你真正亲历过吃撑、冻病之后,才知道个中滋味,才会长教训。
此书作者所写,也恰可归进此类,我们可以说这本书的作者是个刚炒股就赶上530的倒霉鬼,也可讲这货一入股市就被硬生生设定成“天降大任”的HARD模式。
真正的勇士,是看透人生后还热爱生活的人,作者是不是生活的勇士,尤未可知,但你说他是越挫越勇也好,挣钱的心太盛也罢,总之作者是在现实的重击下迎头奋进、抵砺前行了去。
但是,可能也因为被股市摔打的次数太多,教训太过深刻,经的见的也太多,所以吐起槽来不是一般的有料。
而当作者将自己之前在雪球上发表的各种吐槽帖、研究帖、分析帖凑在一起,按照文章内容分下章,定个位,再进行一番编辑整理,增添删减,就变成一本《投资第一课》。
或者有人说,原来出书那么简单,一堆帖子印在纸上就算。对此外行如我表示呵呵,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在这种涉及挣钱的领域。2015年出版,2018年第五次印刷这事儿已经表明,起码一部分读者,或者说相当一部分读者,对于此书内容是颇为认可的。
当然,在个人看来,要想取得更好的阅读体验,最好起码还是要有一定的炒股知识,不然怕便如个人这种喜欢围观热点的吃瓜门外汉一般,书中若干内容都看不懂,只是看个热闹而已。
另外,如果是精于炒股,或已在股市沉浸数年,经历过多次危机,深知个中惊险的老股民,读此书至多也只是略有收益,或直接付之一哂而已。这也是应有之义,或者,最适合读此书者,还是那些对于炒股一事初窥门径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