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苏17岁中专生姜萍刷屏,这么传奇的经历和成绩,真是连电影都不敢这么拍。这两天我一直在想这件事,也跟娃有讨论,写一写这件事带给我的一些思考。
天赋还是兴趣?
跟姐姐聊姜同学的事情,说她扫一眼那些数学作业,就知道有没有做的价值。姐姐马上说这个姜同学一定是有数学天赋,不然不会这么牛。我也觉得这孩子一定是有天赋的,但是仅仅是天赋吗?
这个同学的专业是服装设计,她说服装设计是她的PlanA,数学是PlanB,她专业之外的时间都放在了数学上。这个同学在思考数学题时,如果有一道题想不起来,躺下睡觉,那题目也会钻到脑瓜里去。我和姐姐都认同这个学生对数学有着非常大的兴趣。但是仅仅是兴趣吗?
这个同学专业课之外的时间自学高等数学、数学分析,还利用英语词典,自学国外的教材,这个过程里当然离不开她老师的指导。但是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个孩子在这件事情上极强的内驱力和极大的努力。她说她也希望自己的PlanB被看见,我想这也许是她的内在动力之一。她说她的很多同学并不知道她在学数学,我和姐姐讨论也许在同学们逛街或者玩电子设备时,姜同学在独自钻研数学,在学习数学这条道路上她是自律的、孤独的。
所以,当天赋被发现,当兴趣被允许,当设想的证明被证明,当内在动力被激发,当努力去付出,结果会顺其自然地发生。取得超出常人的成绩,我想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赞叹之外,我问姐姐你的天赋和兴趣是什么?姐姐想了一会,说“我在画画上有些天赋,我也有兴趣,但是还没到那种不画活不了的状态。”我认同姐姐的说法。接着问,“如果给你一周时间,这一周,除了电子设备,做什么都可以。你会做什么?”姐姐说也许她会看书、画画。嗯,的确是她会有的状态。
姐姐在画画方面也许是有天赋的,她确实不费很大劲就可以画得不错,而且她的校内外老师都说这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她对画画也是有兴趣的,她愿意花时间在上面,但是姐姐会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画画上吗?目前是没有,她也想玩一下电子设备,也想跟同学闲聊一会,又或者看一会闲书,跟妹妹打打闹闹......所以,花在画画的时间并不多。这样一想,在画画这件事情上,虽然有天赋和兴趣,但是如果要取得更好的成绩,那还需更加努力。
学课成绩重要还是兴趣重要?
如果姜萍同学是一名高中生,她的人生会怎样?她会不会也有好多的学科作业?她是不是也会被繁重的课业压得没有多少时间琢磨数学?她会不会因为投入时间太少而慢慢地失去了钻研数学的兴趣?她是不是也会为能否考上好大学而焦虑?
中专里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了这位同学自由探索、钻研数学的极大时间和空间,时间不必多说。空间指的是心理空间或者是生命空间,她没有繁重的课业,她不必疲于从一科切换至零一科,也许她不执着于考985,也许她没有参赛一定要拿奖的压力,她就只是喜欢去做。单纯的被允许的喜欢,这就够了。
最近姐姐小升初,跟初高中的家长沟通的越多,我对孩子们学业成绩的关注越高。前几天跟姐姐初步沟通暑假的学习计划,我觉得时间安排还可以,姐姐觉得学习安排太多。看了姜同学的事情后,我也反思,到底是学业成绩重要还是兴趣重要?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应该给予孩子们怎样的引导?目前我的认知是,学业成绩与兴趣不冲突,甚至我觉得学业成绩重要一点,在照顾到孩子兴趣的情况下,争取优秀的学业成绩。孩子的时间肯定是紧张的,但是我想一定要给孩子们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孩子们做任何她们愿意做的事情(电子设备除外)都是被允许的。让孩子在学业之外,心理上、心灵上有轻松、愉悦的状态。
让孩子知道学习成绩重要,但是仍然有时间自由安排、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想这是在我当前认知和孩子当前所处的环境下的可以平衡的举措。
#365写作挑战Day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