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的大学室友阿文给我打电话,打了2个多小时。
阿文说她最近很苦恼,她原来的公司倒闭了,连最后一个月的工资都没拿到。于是她被迫开始找工作,找了3个月终于找到了一份狗屎一样的工作,她到新公司的第一天就很不开心,因为她非常不喜欢老板整天喊着要干掉马云,非常不喜欢每天都有千篇一律的设计图等着她做,也非常不喜欢全员混日子的公司氛围。但是她还是坚持做了大半年,只是现在已经从不喜欢上升到厌恶的程度了。
我说那你辞职好了,她回答:“我还没想好,毕竟我也做了这么久。”然后她又继续跟我吐槽她的工作,这里不好,那里也不好,没有一处是好的。我真的好想死。
她可能意识到了我的沉默,于是转移了话题,说其实她一直不喜欢她的大学专业,因为是被调剂的。她根本就不适合做广告,不适合做设计,不适合写文案,其实她想做一名幼师。我又问她,那你为什么还要做广告?她反问我,不做广告,我大学四年不是白读了嘛?
这让我想到我的闺蜜,她有一个谈了5年的男友。他们本科的时候,一个在新西兰,一个在澳大利亚,那几年因为异地经常吵架,分分合合千百回。
直到去年,他们一起申请去悉尼大学念研究生,于是不异地了,也不吵架了。但不吵架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异地了,而是没感情了。我闺蜜不止一次跟我说她想分手,因为她坚信他们不可能结婚,她对这段感情已经彻底绝望了。我问她想好了么?她说想好了,就是舍不得,他们在一起5年了,现在分手,她不甘心。
我告诉她们,最正确的解决方法就是尽早放弃,但这显然不是她们想要的答案。正因为她们不愿意放弃,所以才又纠结又痛苦。她们不愿意放弃专业,因为害怕“四年白读了”;她们不愿意放弃不喜欢乃至厌恶的工作,因为“毕竟我也做了这么久”;她们也不愿意放弃一段绝望的感情,因为“我们在一起太久了”。
我们为什么这样热衷于根据过去的投入,而不是未来价值来做决定?经济学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来解释这种现象,叫做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s)。
想象你今天晚上经过电影院,你决定进去花35块钱随便看一场电影。刚坐下15分钟,你就发现这部电影是超级大烂片,周围的人不是在打呼噜就是在二人世界,你十分确定如果继续看下去会让你非常难受。现在请你做一个决定:你是会继续看完还是会马上离开?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最明智的选择就是马上离开。因为当你把钱递给电影院的那一瞬间,35元已经损失了(沉没成本)。而你坐下来15分钟以后,如果你选择离开,还可以节省一个半小时干点其他的事情;如果你硬着头皮看完,你会浪费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并且这一个半小时会让你非常难受,这个叫做追加成本。
但是奇怪的是,很多人都会硬着头皮看完这部超级大烂片。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身上都有可能发生,就算我们十分想换个专业,辞掉工作,或结束绝望的恋情,我们也不会这么做,我们选择继续忍受着,不是因为这些东西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人生体验,而是因为我们已经投资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我们坚持,只是因为害怕承认我们已有的损失。
而往往害怕损失的人,损失最惨重。为了不浪费一张电影票,而继续白费掉一个半小时的宝贵时间;为了不错过商场的“直降300元”,而花掉1000元买了一件不那么喜欢的衣服;为了对得起学了四年的大学专业,而违背自己的理想从事着不喜欢的工作;为了不辜负自己过去的几年青春,而继续在一段错误的恋情中投入今后的几十年光阴。
最终,我们会意识到我们的坚持是徒劳的,我们的损失是永久的。我们的承认与否,并不能影响我们已有损失的事实。但如果我们勇于承受已有的损失,我们便有机会找到更好的途径来弥补这些损失。那么,结果就不算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