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谈谈汤唯。
作品扎堆,同档期自己打自己,永远是影视相关的媒体最喜欢也是最省力的话题。一向文艺范儿的汤唯,居然在商业片大战白热化的暑期档一不小心上演撞上这一话题,自然会被拿来做文章。有好事者拿数字来做文章,这种不友善的嘲讽论调一时之间甚嚣尘上。然而,真实情况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吗?
以数字论英雄的中国影坛,不禁想起了姜昆在相声《辞职以后》说的那句名言:“现在这个社会,用得着你你是孙猴子,用不着你你是猴孙子。”对于汤唯来说,那些关于票房的指摘,要是放在《黄金时代》之前,说出来肯定会被人嗤之以鼻。因为汤唯身上的标志太鲜明了,气质女星,清新脱俗,一部《北京遇上西雅图》拿下了5亿票房,一时间让这位气质女星的身价水涨船高,从此商业片约不断,而档期安排的原因,两年的四部电影,也被各位两个月的时间全部看了个遍,如此大密度的商业片连续轰炸,对于纯商业电影的熟脸演员来说,可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助力,但对于汤唯这样偏文艺有深度的演员来说,这却是一种浪费,甚至是无形的伤害。事实上,不管是《三城记》还是《华丽上班族》都可以说是商业片林立的暑期档里面比较有品质的存在,然而,可惜的是,中国目前还不具备这一类电影大放光芒的土壤。
其实汤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文艺片女星而不是捞钱机器,一部《北京遇上西雅图》让她成为现象级女星,但并不能称之为是商业片女星。汤唯的本身定位还是偏文艺,从早期《晚秋》到《月满轩尼诗》,这些电影的文艺、小资情调历历在目,近期《黄金时代》和《三城记》就更不用说,许鞍华和张婉婷从来就不是票房的宠儿而是特点鲜明的文艺腔调。《华丽上班族》的失败,我认为是这个题材的原因,一部职场+歌舞电影在青年观众群体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再加上多此一举的3D,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而至于《命中注定》的失败持保留态度,跟片子本身关系也不太大,这个片子其实换个档期也不一定这样,宣传方也比较乏力。汤唯选片的眼光是很有特点的,在这个商业市场面前,汤唯一直没有被商业潮流左右,因为她始终将自己定位一个文艺女星,看看其主演的这些电影与合作的导演:薛晓路、许鞍华、杜琪峰、张婉婷等,每一个导演单独出列都是质量的保证,也是个性鲜明的导演,但他们也并不是商业保证,就连薛晓路的《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小资气息是很浓的。个人感觉汤唯选片一直保持着一定的风向标,然而从题材方面不断的需求一种突破,比如《北西》里的“败金女”、《黄金时代》里一身惆怅的萧红,《华丽上班族》中的职场唯唯诺诺的小妹,还有《三城记》敢爱敢恨的月荣。这些电影其实都有点偏文艺,角色上也是形态各异,汤唯从未重复过曾经的角色,每部电影其实都在走一条新路。
进而在谈到汤唯的演技,坊间的热议在我看来,实在是不公平之极。难道是因为商业上的数字不够华丽?开玩笑,这种言论其实就是“票房绑架论”。在这个商业市场面前,某些演员的演技这种东西其实是可有可无的。谁票房高谁就演得好吗?扯淡!但汤唯,却背道而驰,因为在她眼里,她选择一部电影的标准,并不在于该片的包装有多么光鲜、阵容有多么强大、商业营销有多么好,而是一部电影的质感,以及对自身表演的契合度。
汤唯的表演风格偏向于体验派,他的优点是内心活动比较丰富,对压抑的曲折的不通畅的情绪通常能够传达得很准确,《色戒》、《黄金时代》、《月满轩尼诗》、《华丽上班族》刚好就是这样的电影,她与这些电影的风格很配,而他这种表演风格也是很多文艺片导演非常喜爱的类型。而她在《晚秋》、《北京遇上西雅图》这种偏向于表现派的表演方式时,不仅无师自通、如鱼得水,甚至如同角色附体,这是一名女星对角色拿捏的特点领悟。当然汤唯也有一点的缺点,在传达直白、肤浅、日常的情绪方面表现不佳,然而,平心而论,这种平板而毫无光彩的角色,没有多少人能拯救得了。总而言之,汤唯的表演方式是非常含蓄的,这就决定了她在《捉妖记》中的客串表现不过不失,几分钟的表演,根本没有给她展示的空间,反而在《黄金时代》和《华丽上班族》中的表现是极为惊艳的,也是符合其自身特征的。
所以说,真正负责任的言论,应该把电影属性、角色人设等元素与演员的表演有机结合并且以专业手段加以剖析,而不应该单凭数字就闭着眼睛就盖棺定论,对演员的演技说出不负责任的观点,这是一种思考上的懒惰。甚至就连她去年在威尼斯电影节的自谦自嘲之词都拿来当作证据,说到这里我还是忍不住扶额:诸君,说你们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那真是在污辱体育老师。
考电影学院是需要考演技的,但等到演电影的时候,演技就不是考试了,没有及格不及格、五十一百分。只有演得好与演的差之分,演技只有风格、倾向、适应的范围、适合的方式。 汤唯很美很精致,但她的演技方式和内心注定了演不了花瓶,有深度有内涵的电影是她最好的选择。
所以,还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做好自己,汤唯,不是一台金钱收割机,而是一名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