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当有人告诉你不用管教孩子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天呐!这怎么行!不管教,那孩子还不得上天了!”我相信这是大多数父母的第一反应,把不管教理解成了对孩子的放养。实际上,这种理解是片面的。那么我们该怎样管教呢?我们来一起看下这本书——《不管教的勇气》
《不管教的勇气》是日本畅销书作家岸见一郎的新作,岸见一郎于1989年就致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他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咨询师、顾问。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跟阿德勒学育儿”,可以想见,这是一本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育儿书籍。这本书提出了三点: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法、教会孩子学习和赋予孩子勇敢面对人生的勇气。
1.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法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孩子达到自立,这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能够独立做出选择。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但作为父母,有时候很难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位置上而不去插手,这就导致孩子无法独立选择,当产生不好的结果时,孩子往往会抱怨父母或将责任推到父母身上。
第二,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我们身边往往有这样的人,别人说怎么样做比较好他就怎么样做,喜欢通过别人的肯定来获取自我价值,这是因为从小经常被大人批评或表扬。
第三,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在生活中,当遇到一些自我中心、把别人的付出都当做理所当然的人,我们通常喜欢说“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作为父母,我们需要让孩子意识到,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没有义务帮助你,包括在家庭中也是一样。
那么为什么作者提倡既不批评孩子也不表扬孩子呢?因为批评和表扬都不是让孩子变得更好的好办法。首先来说批评,孩子通常都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受批评,但他们并不会去改变,也就是说批评无法改变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比较小的话,有时他会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需要改正的,那么这时,父母要做的是耐心解释,而不是批评。为什么表扬也不行呢?因为表扬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当表扬变成孩子做事的驱动力,一旦不在表扬,那么孩子就失去了干劲儿和动力。
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父母能做什么呢?父母要做的就是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相信并尊重孩子,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提供帮助。那你可能要问了,如果看到孩子不学习、有不好的行为都不管吗?作者在书里给出了答案:首先,父母要明白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父母不应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其次,父母决定不了孩子的人生,孩子的失败由孩子自己负责。
2.教会孩子学习
我们现在常说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但有些父母喜欢跟孩子讲“只要你现在好好学习,等考上大学就好了”,仿佛考上大学就不用学习了。那么当孩子上了大学真的就不学习了会怎么样呢?或者孩子发现上了大学后发现学习任务更重了会怎么样呢?孩子可能会不断挂科、甚至退学。这就是没有正确的让孩子认识到该怎样学习,那么怎样教会孩子学习呢?
首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和获取新知的快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懂得学习之乐的人,才能更好的学习。而如果父母只注重考试结果、只注重是否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孩子很难体会到学习之乐。作者说,如果对于孩子不学习父母有责任的话,那就是父母没有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和获取新知的快乐。
其次,父母不要开口只谈学习。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家庭或学校里的存在感,而开口只谈学习的父母,降低了孩子在家庭中的存在感,孩子会认为除了学习,自己根本不重要。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学会友好待人并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孩子容易提升自己的价值感。
3.赋予孩子勇敢面对人生的勇气
父母首先要给孩子树立任何人都能办到任何事的信心。因为“认为自己做不到”这种心态往往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所以要赋予孩子勇气,不要让没天分成为不去做的理由。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自我价值认同感,帮孩子树立信心,不仅在学习方面,在需要孩子独立解决的问题方面更是如此。
想象一下,如果让你说一下孩子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你的第一反应是先说优点还是缺点。大多数父母在生活中都喜欢数落自己的孩子,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短处。实际上,这些家长的抱怨、痛苦,是因为自己做错了却不自知,用这种方式来博同情。那这些父母该怎么做呢?作者说“孩子的缺点就像黑暗,父母只要投以光明,黑暗就会消失”,也就是说,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而不要去关注不好的一面。
与其说这本书是教我们怎样不管教,不如说是让我们有勇气放手,有勇气做出改变。对于孩子,我们只能静待花开,然后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方式,以爱、尊重、感谢的方式与孩子相处,相信孩子能走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