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仅仅是靠忍受,而是去找到灵魂的归宿!人生首先要认识人生,然后认识灵魂,最后寻找精神归宿,这就是《活着》与《兄弟》的区别,有时销量真的不能代表书的营养价值,就像孩子们喜欢肯德基一类的快餐和装满色素的饮料。
曾经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过《活着》这本书,当时对这本书与《白鹿原》做出了简单的对比,并根据我自己的阅读口味而对两本书做出了自己的主观评价,对此我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毕竟我看到《活着》这本书的销量是后者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自己却对《兄弟》和《白鹿原》的认可高于《活着》。
有人说我的评价太主观,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很多,首先就是自己的年龄原因,像《活着》这样的内容我身上真的不缺乏,从小的灌输、加上我们千百年的文化中其实不缺这一本,再者主观与客观两者其实本身并没有太多区别,就像自己品尝一盘菜,除了自己的口味原因,剩下的就是自己通过大量客观的品尝,从而获得主观的认识,主观的背后其实也是客观的,有一些主观的见解,本身就是背后客观的认识所产生。
当然还有一些更上不了台盘的讨论,我自然就没有回复的必要,比如有人说你觉得不好,有本事你写一本我看看,这显然不是读书人的评论。
《活着》让人对人生有一种认识,而《兄弟》却让人对人生有一种恐惧,我阅读之后的恐惧主要是来源于李光头、余拔牙和王冰棍这一些人的灵魂空洞,他们曾经一直受到的情感压抑,突然之间得到释放,这种释放是一种粗狂的释放,没有任何精神食量的陪伴,他们的灵魂是缺乏营养的。
我们看到李光头最后说他不会爱情了,余拔牙开始去全世界“游行”,来实现自己的可笑荒诞“政治欲”,王冰棍建了一座世界最豪华的传达室,只为方便和人打招呼,这不就是我们当下的一部分人吗?从一开始匮乏的精神自由追求,一切以满足物质欲望为目标,当完成了这种目标,由于没有足够的精神追求,思想空洞,自己的行为都开始变得荒诞。
而这些荒诞,映射到现实不就是我们当下不断出现的悲剧,那些悲剧是不断的重复上演,有些悲剧经多次上演以后,让我们都变开始麻木,这其实是很荒诞,一种包含眼泪的荒诞,如那些假疫苗,假奶粉、假食品等等,只要是有灵魂和精神追求的人,会做出这样伤天害理的事吗?记得在一次和西方人的聊天中,当他们知道这些事之后说:这应该是魔鬼做的事啊。简单一句话对我的震撼真的足够大,这就是他们眼中这些行为的来源!
当李光头要拿着自己兄弟的骨灰去往太空的时候,我却感到了李光头的孤独,这种孤独也是我们当下生活的一种危机,就算宋刚不死,兄弟两人也是孤独的,这本是我们当下的再平常不过的处境,我之前在解读《白鹿原》的时候说过,儒家文化曾经给我们的农耕文明时期,对人际关系维护了几千年,但随着农耕文明的彻底瓦解,我们面临的就是这种人际关系的破碎,而西方有着较早的自我为主导的精神引导,而我们的灵魂该何去何从?
我们八零后九零后去体会《活着》里面的福贵,去认识苦难所带给的人生意义,我认为本质上已经改变不了太多,也许只会让我们去麻木的忍受这些现实中出现的悲剧,我们是否应该从自己的内心,扒开灵魂去审视每个人的自我和内心,因为我们的内心都住着一个“魔鬼”,我恐惧的是如何给魔鬼和灵魂找一个可以安放的家。
认识人生,到认识灵魂,最后找到归宿,《活着》我只能算是认识人生,《兄弟》却是扒开了灵魂,虽然我们不得不面对灵魂的丑陋,余华在《兄弟》里没有给我们寻找归宿的答案,但最起码已经向前又迈了第一步,我期待后期有些作品带着我们去寻找这种灵魂归宿!
文: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