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高中的课文。
记得上学时,老师通过这篇文章,讲解了作者的感情和哲理,只可惜,那不是能体悟挫折人生的年龄。
再次读她,泪流满面。已经走过了小半生,我不知流下的眼泪是同情作者的遭遇,还是感叹于他悟出的人生哲理,抑或是见人之苦思己之痛。
我想,更多的情绪,依然是折服于作者的天地人生哲学吧。
他说: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了。”
……
没有一个病痛患者,是相信无神论的。
史铁生他信仰上帝,我们便是信仰上天的。
宇宙将一切都安排好,使其秩序井然。幸运与不幸都是被点中的。对于幸运的人,自不必自洽,跟随他命运的洪流便可到达幸福的彼岸。而不幸的人,需要不断地自我复原、宽恕、谅解,才能获得一个平常的完整的人生。
宇宙的哲学,无法帮我们解决生活的难题。我想,作者一定也经历了这个命题困惑的折磨和痛苦的思考。他无法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颠覆性的改变,只好在痛苦的冥想中,选择一条宽恕和接受的道路。不是他想选,是没得选。
他却不知,他无奈选择的这条路,便是上帝安排给他安排的那条路。
他踏上去了,于是他成了太阳,是夕阳也是旭日的太阳;他也成了新生的孩子,不是他,也当然是他;他是宇宙中那个忽略不计的姓名,但他的力量和勇气,永远地传承给了读者。
是的,哲学无法解决问题。但由它产生的文字、音乐、宗教,终将使我们更加强大,给予我们普通人困惑时刻以力量,挫败时刻以豁达,平庸时刻以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