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诚实


孩子经常撒谎:

作业没写说忘带了,

文具丢失说同学借走了,

有时很小的事随口就撒谎……


和偶尔撒谎不同,习惯性撒谎是绝大多数老师都不能接受的。

诚实守信是一切的基础,关乎孩子未来的幸福度,人际关系和社会信用,是跟随一辈子的无形资产。

孩子为什么撒谎以及习惯性撒谎的成因?

撒谎的原因大概有三类:

①利他性撒谎

为了客气--你穿这件衣服真好看

为了安慰--别担心,病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我们称之为“善意的谎言”。

②利己性撒谎

人们往往不能接受撒谎者为达自己目的,有意扭曲真相,编造事实。这类谎言常有心下几种心理动机:

❶ 自我保护

❷ 谋取利益

❸ 恶作剧

❹ 夸耀和虚荣心

❺ 报复他人

③创造性撒谎

常见于年龄小的孩子,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低幼阶段,孩子分不清想象和真实世界,会把头脑中的想象和客观存在的事物混淆在一起。

遇到孩子撒谎,父母不要过度反应,要正确引导,帮助孩子认识到撒谎带来的不良后果,树立正确的观念。

撒谎、欺骗行为背后的动因本来就是想得到好处或逃避惩罚,所以单纯采用惩罚和奖励并不能纠正孩子的撒谎行为。


如何有效纠正习惯性撒谎?

给父母一些建议:

⒈营造宽松家庭氛围,不要贴标签。

⒉孩子不愿承认错误时,不要严厉,要温和

当父母温和而有原则,孩子承认错误并进行善后处理的意愿就会更强烈。父母要以身作则,从点滴小事鼓励孩子讲真话。

⒊强化孩子内心的道德守则

少讲道理、少唠叨,多使用启发式提问和换位思考,当孩子内心的道德守则被强化后,撒谎行为自然减少。

诚信的约束不能仅仅来自外界,只有来自内在的自律和自身的道德追求,才是更长久的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