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元。这些相互连接的神经元给我们带来感官体验、运动、思想、感知和记忆。
我们大脑中的突触通过被激发或被抑制,来完成接收神经元将获得启动或停止功能的信息。
情绪会影响一个人的决策过程。人越情绪化,就越有可能冒险。 凯瑟琳·斯坦姆利斯
情绪对人的影响越来越被我们所重视。
青少年经历情绪创伤的风险很高。
对青少年群体而言,也许一点点的压力可以激发学习的动力,但是一旦超过了压力的标准线,压力就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适得其反。
前额皮质,海马和杏仁核是人类压力反应的主要调节器官。长期处于压力之下,会损害对记忆和学习至关重要的海马体(位于颞叶,主要与记忆加工过程有关)。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显示,压力会导致青少年的海马体缩小(不利于记忆和学习)。
我们有1000亿个神经元,还怕过不好这一生?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在此先说一个区别
抑郁情绪与抑郁症的区别
抑郁情绪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事出有因。情绪变化有一定时限性,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能恢复心理平稳。
抑郁症则是病理情绪抑郁,通常无缘无故地产生,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或者虽有不良因素,但是“小题大做”,不足以真正解释病理性抑郁征象。患者的抑郁症状常持续存在,甚至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症状还会逐渐恶化。抑郁症是一种疾病,是需要使用药物和特殊的医学治疗方式才能缓解的疾病。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往往不被理解,甚至会引来许多的嫌弃与非议。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或喜或悲,或快乐或忧伤,有些人将其归因于外部刺激。然而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认为,导致不良情绪的并非外部刺激本身,而是人们应对刺激的思维方式。
仔细想想,你是否有时候会感到:
过分烦躁、过分生气、过分抑郁、过分内疚。其中,过分烦躁常常表现为过分紧张、沮丧、恼火、担惊受怕等;过分生气表现为十分易怒、戒备、有强烈挫败感等;过分抑郁表现为总是无精打采,甚至一蹶不振等;过分内疚表现为过分自责、悔恨等。
看看《幸福的陷阱》怎么说?
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苦” 才有助于我们去过更有意义的人生?
当然应该不会有什么人天生就爱吃苦的。人们都想尽量走在轻松的道路上,不希望遇到工作、人际关系、恋爱与婚后生活和金钱方面的苦恼。
现在,当我们随手打开电脑、手机就会看到“一些似乎看起来没经过辛苦”的人在炫耀,这有点儿出人意料,看起来他们好像还挺幸福。看着这样的人,可能有的人会想“为什么只有我吃苦受罪?”“是因为我天生命苦吗?”。
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不存在什么“只有我在吃苦”的事情。不论是谁,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吃着苦。 即便做着同一件事,人们对苦的标准可能也有很大差异。
学着化解自身与痛苦的对抗状态:那些不拿辛苦当回事的人的特点就是可以积极地享受那种状态,主动投身其中。
比如说,很多女性都在忙着工作和照顾孩子,即便如此,这样的生活也充实有趣。
清楚的吃苦更有效果:清楚吃苦的目的,并时刻谨记在心。有了目标,辛苦就会有回报。为了自己的价值方向,实现既定的目标,就要做好不论有多少苦和劳都会高兴地接受它们的准备。
相反,那些付出辛劳却看不到目标的人,就会觉得“为什么我要受这么多苦”。 只想要快乐和舒适的人而逃避苦,就会让“苦味”更浓,从而体会不出丰盛的人生。
我们的每个人生阶段都是在为下一阶段铺陈。——生涯之父 :舒伯
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不妨提前一点,在天地肃杀的深冬,为自己的下一年做一个比较好的规划,并且去行动。基于此,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个实用的小工具——生命平衡轮,帮助我们从生活的八个角度对现状进行全面的盘点。同时也将这个工具送给正处于决策中的朋友。如果你还在纠结,试试这个,或许它会给你带来一次多维的思考。
生涯教练技术里有一个常用的工具——生命平衡轮。该工具借助“轮子”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把生活中抽象的事情具象化:
车轮从轴心发出一根根的辐条,每一根辐条支撑着轮子的外缘,这样就能保证轮子均匀受力,顺利地前后滚动,为我们更加有品质的生活。
对个体而言,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关方面的支持,就像一个轮子要想转动需要里面辐条的支撑一样。生命平衡轮可以帮助自己认清当下,使得自己清晰目前这些相关方面的状态。
如上图看到,我们可以自己动手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一般分成八等份),然后将工作、生活、情感、成长等内容填写在图中,每个辐条填写一项。以金钱(或收入)为例,从圆心往外分成10个刻度,通过对该项目的打分,帮助自己清晰目前对金钱的满意程度。
接下来把两根辐条的分数连起来,就得到了一张“雷达图”。拿到这张雷达图的同时就会整体上对现状有个直观了解,觉察到平时忽略的部分,找出希望有所改变的内容。这些我们容易忽略和模糊的生活元素,通过这一张图的系统梳理,清晰呈现。
在梳理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思考,有一些隐藏的未被自己觉察到的也就一点点地展开。
比如说:你对目前的状况满意吗?如果选一个你最想改变的地方,那是什么?如果做了调整和改变,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可以更好地启发对改变后的生活做憧憬,将抽象的感受具象化,看似简单的一句追问,能深度激发内心的向往之情,为制定并执行后续行动计划增加能量。接下来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为后续制定改变计划做准备。而后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制定计划、采取积极的行动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