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鉴赏的几点学习建议
教师招聘考试中诗歌鉴赏的题目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诗歌数量浩如烟海,题材也是非常丰富的,而且诗歌的语言大多都是比较晦涩难懂的,通过比较简短的语言来描绘一幅场景或者一件事情,相对来说理解上难度也比较大。不过同一题材的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大多都是相同的,所以可以通过对诗歌进行分类,来进行思想感情的大致确定,可以更好地帮助考生理解诗歌,完成诗歌鉴赏的题目。下面就比较常考的几类诗歌题材给各位考生一些学习建议:
1.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其实在唐之前是分为山水诗和田园诗这两个派别的,山水诗以谢灵运、谢朓等为代表人物的,田园诗以陶渊明为代表人物,到了盛唐时期,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将山水诗和田园诗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山水田园诗,将山水田园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描写静谧的自然环境,表达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抒发自己对于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考生在考试中看到这一派别的诗歌,要注意它们的主题其实都是相似的,里面蕴含的情感也大多是相同的。山水田园诗侧重于写景,更加侧重于写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借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融情于景。诗歌的主题一般是表达诗人厌恶官场的黑暗,想要远离官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希望能找到一个自由宁静的地方隐居;又或者是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山河美景,想要归隐田园,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从诗歌中也可以感知到作者的感情一般是恬适、安逸、清新、质朴的。所以考试的时候如果题目中让概括诗歌的主题,或者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时,就可以往这些角度上想,因为相同派别的诗歌主题一般都是相似的。
2.爱国诗
古代中国朝代更迭非常快,人们总要面临国内的战乱、外敌的侵袭,因此涌现出一大批爱国诗人,他们用自己的笔墨将自己对于国家的情感抒发到诗歌中,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爱国诗。
考生在考试中看到这一派别的诗歌,也要注意相同派别的诗歌主题大都是相似的。爱国诗由于大多都是创作于山河沦丧、国家存亡之时,所以诗歌的主题既有山河沦丧的痛苦,又有热爱祖国想要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这样的主题;除此之外,诗人在面对国土沦丧,想要报效祖国收复失地的时候,是想要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所以也有不少的诗人在自己的诗歌中写出了这样的主题,如李贺的《南国》,虽然有不少诗人能够出战征伐、为国效力,但是仍有不少诗人是不能得到统治者的重用,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的,所以在这些诗人的诗歌中常常包含着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和痛苦这样的主题,如陆游的《示儿》,整首诗都写出了自己到死都无法报效祖国,看到国家安定的痛苦;在这一派别的诗歌中,还有一部分诗人会写诗来讽刺无能的统治者,如白居易的《卖炭翁》,但是由于过去的政治制度,所以这一主题的诗歌数量是比较少的。
了解了诗歌的主题,基本上也就能感知到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了,有的诗歌是痛苦、悲伤的,有的诗歌是忧国忧民的,还有的诗歌饱含着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在考试的时候可以想一想这些主题和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具体的分析。
3.送别诗
送别诗是诗歌最常见的类别,也是考试中最常见到的诗歌类别。和前面提到的诗歌派别有一些不同,送别诗的标题经常会有“送、别”等标志,诗歌中也常常含有一些表示送别的意象,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杨柳”,如“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吹”中的“南浦”,再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中的“长亭”等,这些意象经过诗人长时间的使用,逐渐就有了送别的含义,所以考生在考试中看到这样的意象,就可以简单判别诗歌的派别了。而且,送别诗总是会写一些景物,将自己的情感融到景物描写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送别诗一般都是朋友之间送别时的赠诗,所以它的主题也是比较好理解的,一般是对友人的依依惜别或者是朋友间的真挚感情,如李白的《赠汪伦》,或者是有人被贬谪,借诗歌来劝勉、安慰友人,如杜甫的《天末沙怀李白》,又或者是借送别友人抒发自己的无限感慨、表达自己的无限志向,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
诗歌的主题和诗歌的情感基调总是相辅相成的,送别诗的情感大多都是对于友人的依依惜别和不舍,以及对于友人的安慰和祝愿,相对来说主题和情感基调比较好掌握。所以考生在看到这一类的诗歌时,首先需要清楚诗中的送别对象,以及分析诗歌中出现的景物,找清楚是在何时何地因为何事而送别,基本上就能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基调了。
以上就是对于教师招聘考试中诗歌鉴赏题目比较常考的几类题材的一些分析,和一些学习建议,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