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古地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附近。
台城府东北三十里,汉置台县,属济南郡。高帝六年,封东郡尉戴野为台侯。《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二》
如上,台城,汉时设县,属济南郡下辖。汉高帝六年,台县又为台侯国。
而这台侯国的第一任国主,便是汉初东郡都尉戴野。
戴野,按照史书的记录,他最初是在砀县开始追随刘邦的。
以舍人从起砀。《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戴野是在砀县开始加入到刘邦麾下,为舍人。
舍人的身份,至少能说明一点,戴野其人与刘邦是认识的。至于其关系到底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樊哙在最初加入刘邦麾下时,也不过就是一舍人。
用队率入汉。《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队率,不言而喻,也就是一小小队长,所以,无论如何,此时的戴野的身份就决定了他在刘邦眼中,决然不是一个什么重要人物。而当初的舍人身份,可能仅仅就只是因为戴野的特殊背景,但是之后嘛,或许戴野其人的能力也不出众,所以也就导致他在刘邦成为汉王时,却还是一个小小队率,统领不过百人的低级军官。
以都尉击籍,籍死,转击临江,属将军贾,功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先前入汉中时还是一小小队率,而此时却忽然成为了都尉级别的人物,显然这是不正常的。
而戴野在此时又无明确记录有过特殊功绩,那么他能成为都尉,就应该是和他的背景有关系,也就是在本处记录中所注明的那四个字,属将军贾。
将军贾,谁是将军贾?
很显然,这里的将军贾只能是一个人,也就是在之后被刘邦封赐为同姓诸侯王的荆王刘贾。
由此,我们再看有关荆王刘贾的历史记录:
汉王听其计,使卢绾、刘贾将卒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与彭越复击破楚军燕郭西,遂复下梁地十馀城。《史记·高帝纪》
汉王因使贾将九江兵,与太尉卢绾西南击临江王共尉,尉死,以临江为南郡。《汉书·荆燕吴传》
如上,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荆王刘贾的作战经历大体上有这么两个节点:
第一,在汉三年,刘贾与太尉卢绾领军两万进入西楚腹地,联合彭越一同对西楚进行破坏,以断其粮草供应。
其二,在汉五年,刘贾领九江兵会同太尉卢绾一同南下进攻临江国,而后杀其王,灭其国。
所以,结合戴野与刘贾的相关记载,我们就能大致推出来戴野在此期间的一些经历:
汉元年,戴野为将军刘贾麾下队率,而后追随刘贾参与各种战役。
汉三年,刘贾被委以重任,由此戴野遂水涨船高。在太尉卢绾与刘贾独立领军作战期间,戴野便受刘贾任命,成为了刘贾麾下的都尉。
汉五年,戴野又是作为刘贾的麾下部将,一同参与了击灭临江国的战役。
而后,在灭临江国后,刘贾便与太尉卢绾一同领军回归汉庭述职。但是因为突然爆发的燕王臧荼入代事件,刘邦便命刘贾坐镇中枢,其则与太尉卢绾会同各部主力北上进攻燕王臧荼军。
总之,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之后,便到了汉六年。
在平定北方战事后,高帝刘邦遂又开始转手应对南方的楚王韩信,其采用陈平之计,成功活捉楚王韩信,遂废除其王位,并剥夺其封地。
而后,刘邦便改由将军刘贾为荆王,以原楚地之淮东为其封地;另外又以其弟刘交为楚王,王原楚地之淮西。
由此,鉴于戴野和荆王刘贾的特殊身份,再按照中尉唐厉的记载。则可以推断出,在原东郡都尉唐厉出任汉庭中尉后,刘邦便应该是改由戴野为东郡都尉。
毕竟,唐厉和戴野本就是一个势力背景之下。唐厉是丰邑子弟,而戴野又是丰邑刘氏子弟中的重要人物刘贾的嫡系部下,所以由戴野接替唐厉为东郡都尉,也可以看出刘邦这是在有意识的加强以太上皇为首的丰邑刘氏宗亲的势力。
而后,便是戴野以东郡都尉而封侯:
六年八月甲子,定侯戴野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高帝六年八月甲子日,戴野以功受封台侯。
再然后,戴野就应该是一直为东郡都尉,率军驻守东郡。
以将军击燕。《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这是戴野在封侯之后的记录,所以这里的记载,只有可能是和后来的燕王卢绾反汉有关。
当时因为情报的问题,刘邦误以为燕王卢绾也在私通匈奴,并意图反汉,遂命樊哙领军北定燕地。由此,当时樊哙应该就是抽调了驻守在东郡的戴野军。当然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此时的戴野已经是将军级别的人物了。
而关于戴野成为将军的原因,私以为,就算戴野的功劳还不够高,但因为荆王刘贾作为大汉建国以来第一个战死的诸侯王,而其又无子嗣,所以戴野作为他的嫡系部下,自然必为刘邦做尊重,故而主动升其为将军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其后,因为戴野的特殊背景,所以在惠帝之后吕氏当政期间,也是只能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富家翁,故而也就没可能再继续建功立业了。
四年,侯才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文帝三年,戴野病逝,汉庭为其谥号,定侯。
定:威仪悉备曰钦。大虑静民曰定,安民大虑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纯行不二曰定。《逸周书》
显然,从其谥号中就可以看出,汉庭对于戴野的最终定义,也还是一位忠心无二的大汉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