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箭道巷
作者:蛰虫
省政府往东是山字石教堂,山字石再往东,就是箭道巷。据说省政府、山字石和箭道巷过去都属于明肃王府,只是到了清代,当陕甘总督府搬到兰州后,肃王府成了总督府,山字石以东就成了练兵场了,箭道巷由此得名——练武不能不练弓箭嘛!
箭道巷就是一条小巷子,不宽也不长,宽只17米,长也就396米,南连兰州头号商业街张掖路,北接南滨河路。滨河路滨的就是国人的母亲河黄河,经南滨河路往西不远,是兰州头号旅游景点中山桥金城关景区,头号网红打卡地。所以说箭道巷小归小,占据的位置却不一般。
正因为小,本地人也罢,游客也罢,也许已经走过这条小巷子了,知道它的名字的并不多,注意到小巷子里的有趣之处的人就更少了。
小巷子里有一些小饭馆、小商店之类的店铺,毕竟这里与张掖路相连,又距离中山桥不远。我去其中一家人头攒动的肥肠面店吃过饭,要问饭怎么样,只能说这家的肥肠面不合我的胃口。
与这条南北方向的小巷子相通,还有一条东西向的更小的小巷子,里边开了几家酒吧茶馆咖啡屋,用文玩布置。我对文玩文化一窍不通,天生酒精过敏,茶文化咖啡文化也与我无缘,喜欢这些玩意的可以一观。
不过,巷子里有两处场所我还是很感兴趣的。
一处就是一所小小的藏传佛教寺院文殊院。这所寺院通常大门紧闭,门环上绑满信徒敬献的哈达。寺院只有两座小小的佛殿,要从东侧的一个通道进入才能见到。别看只有两座佛殿,建得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很中式,很漂亮。更重要的是,前殿居然能绕佛,后殿还能磕藏式的长头。
箭道巷还有一处复刻了一些《淳化阁帖》的碑帖,我数了,总共十方。当年首代肃王得到明太祖的赐贴深藏府内,密不示人,直到末两代肃王才摹刻石碑,供人观赏学习。今天,要观赏《淳化阁帖》,只能爬上高高的白塔山顶去兰州碑林,当然也可以乘缆车沿黄河索道而上,见到的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复制版。如果去甘肃省博物馆,通常只能见到肃王府摹刻的三块碑,而且混在丝绸之路展项里,一不小心就错过了。我也觉得奇怪,《淳化阁帖》与丝绸之路有嘛关系?也许省博不忍心这件与铜奔马并称为两大镇馆之宝的文物被埋没,硬塞进丝绸之路展项里露个小脸。
箭道巷的十块碑刻,恰好就有省博展出的这三块碑,而且要欣赏既不需要预约,也不用与人争抢位置。根据我的亲自体验,你在这儿站三天,在这观看的人仍然只有你自己,无人陪你。
当年兰州黄河水上巴士开通,我想带孩子体验一番,于是请教了高德地图,知道要从箭道巷北端的码头乘船,顺便知道了箭道巷。去的多了,发现这个小小的巷子居然还很有趣,推荐给大家,也许你喜欢微旅游!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