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受针灸治疗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汇总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1. 治疗前的准备
就诊当天最好穿着宽松的衣裤,或携带宽松衣物更换,便于充分暴露针灸部位;留长发者尽量将头发扎起或携带头绳备用;
建议有条件者可自备棉质小床单,一方面会更加透气舒适,另外也可以减少一次性床单的使用,更加环保。
长途奔波、大汗后,需要休息片刻方可就诊。另外治疗前应避免饥饿,但进食后半小时内不宜马上进行针灸治疗。
天气炎热汗出过多的患者建议携带更换衣物,避免针刺后穿着潮湿衣物。
就诊时可携带水杯,治疗结束后可以适量饮用温水。
2. 治疗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对针灸过度恐惧,体质虚弱、过度疲劳或过度饥饿的病员,容易发生晕针。针刺留针过程中如出现头晕、心慌、发冷、冷汗等不适时尽快告知医生,医生会进行对症处理。
针灸治疗中,要保持治疗时的姿势,不要随意移动,以防止弯针、滞针等情况发生。在温针灸时移动身体会引起艾草掉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拔火罐时变换姿势,会导致火罐脱落打碎。
治疗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及时通知身边的医生护士。如感觉艾灸过烫,不要强忍,以免造成烫伤。
3. 治疗结束后的常见问题
治疗结束3~4小时后可以洗澡,但糖尿病患者或刺络放血者当天尽量不洗澡,注意避免针孔感染。
针刺后可能遗留酸胀或疼痛。针刺眼周、头部和腹部血管附近的穴位均可能引起出血、青紫、血肿等。一般一周左右会自行吸收。
由于个人体质原因,部分患者艾灸后或火罐吸拔过紧均可能造成皮肤起泡和破损。治疗过程中的上述情况请告知医生及时进行处理。
耳穴磁贴应尽量保持干燥;若贴后皮肤有痒或痛感难忍时,请立即取下,小心过敏、发炎;一般夏季磁贴粘贴不要超过72小时,防止磁铁烊化或皮肤破损。
4 哪些人不适宜针灸治疗:
三岁以下小儿;孕妇怀孕前三月;习惯性流产者整个孕期。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
有开放性肺结核、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皮肤表面存在感染、溃疡、瘢痕或恶性肿瘤等。
瘢痕体质者;凝血功能障碍;其他不适宜针刺治疗的疾病。
PS:目前各个诊所基本都会准备一次性床单,枕套,一次性纸杯,但是从环保和健康舒适角度出发,个人建议随身携带水杯和棉质小床单还是最佳配置。当然,随身携带不便者,仍然会有一次性用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