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案例:某知名大学一名45岁的正教授,带着16岁的女儿做心理咨询。在咨询室里,因为女儿对父亲所说的话有异意, 父亲便挥手给了女儿一个耳光,孩子哭着跑出了咨询室。
这位父亲可谓是事业有成,有着很高的专业水平,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呢?
我们通常会犯“一俊遮百丑”的错误,对于事业有成者,会推断他的心理也是健康的,尤其是当事人自己对此更是深信不疑。这位父亲带女儿来做咨询,是认为自己女儿有心理问题,而自己没有任何心理问题。
心理学认为,处于前语言期的婴幼儿,更多地是用动作来表达想法,因为语言表达尚不成熟。从这位父亲动手打女儿的表现来看,他的心智年龄停留在3岁以前。家庭暴力是心智问题。
这位父亲在自己的事业方面无疑是成功的,但在社会化方面却存在严重不足。
什么是社会化?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早在公元前328年,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那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比人低级,要么是超人。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兽类,就是天神。”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学习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承担社会角色,遵守行为规范,不断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社会化水平有哪些不同的状态?下图能较为形象地对此进行解释说明。
位于中间的“内方外方”状态是尚未开始社会化的阶段,相当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婴幼儿时期,处于为所欲为状态,认为外面世界皆围绕着自己转,有万能感。
位于上方的“内方外方”状态是没能完成社会化的表现。当处于这一状态时,虽然在生理上已长大成人,但在心智上却如同婴幼儿,有些人会表现为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看似直率、单纯,实则是幼稚、自私的表现。有些人则为所欲为,别人给他一拳,他则回之以刀,这种人往往是警察负责的对象,需要经历再社会化的过程。
位于左侧的“内圆外方”状态是反社会化的表现。处于这一状态的人表现为:硬的怕,软的欺;见了亲人是狼,见了外人是羊。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他们的内心不够强大,只敢对亲人、对弱者展现出棱角,以此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软弱。如同海螺,外壳坚硬是因为内在太软,所以要用硬壳保护自己。这类人是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象,一是要让他们的内在强大起来,二是通过面质打破自恋,这种人会认为别人都在关注他。
位于下方的“外圆内圆”状态属过度社会化的表现。处于这一状态的人表现为:自己不出头,只想让别人出头,奉行的是“枪打出头鸟”、“明哲保身”之道。老好人、墙头草也用以形容处于这一状态的人。有些人认为“老好人”就是“忠厚老实”的好人,孔子称这种人为“乡愿”,并说“乡愿者,德之贼也。”孟子说这种人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人。从表面看,这类人是好好先生,实则是抹杀是非,混淆善恶,危害道德的人。这类人通过处于社会的下层,因为内心不够强大,只好随波逐流。
位于右侧的“内方外圆”状态是正常社会化的表现。处于这一状态的人内有一定之规,外有圆融之道。既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个性,又懂得进退、忍让之度。既不失自我,又能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遵守好社会规范。犹如古钱币的外圆内方,有包容、博大之意。犹如内部坚硬外部圆滑的车轮,能行驶得更快更远。
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出现以上四种状态的某一种,如果大多数时候能处于正常社会化这一状态,说明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社会化水平有再发展再提高的可能吗?
社会心理学指出: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则是继续社会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比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心理健康水平由社会化水平决定。我们有必要觉察自己所处的社会化状态,并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进行主动的继续社会化,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