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比孩子差在哪?”中午看到这句话,思绪一下拉回三十年前,对于大多80后的农村孩子来说童年可能都是贫穷的。不说有漂亮的衣服,美味的零食,单单是每个学期的学费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负担。
很幸运父亲给了我们那个年代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和富足的精神生活。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自从小学高年级后我就会几周去一次镇上的新华书店,美其名曰买书,实际就是为了玩和买点好吃的。每次父亲都会说,要多少钱自己拿,买什么都可以,吃的玩的都行,但回来要报账,买的东西要和钱对上。
每次去的第一站都是新华书店,买最新的《故事会》或者《故事灵》,还有《郑渊洁童话》,当然也少不了最新的《优秀作文》。记忆中那时候的作文不能一次买齐写景、写人、抒情等等类别,而是一段时间只会出来一本,这就为我频繁跑镇上提供了借口。
那个年代很少家庭有书,也不会有多余的钱让孩子去买书。我爷爷喜欢读书,读得也很慢,记忆中一本《三言二拍合集》他读了好几年,带着老花镜坐在阳光下的藤椅中,一页一页慢慢地翻着。还有一系列的人物传记,只可惜现在留下来的没有几本。
记忆最深刻的是读《射雕英雄传》和《红楼梦》,爷爷读得慢,我们跟在后面催,叫他赶紧看完给我们看。我想我们之所以一直保留着阅读的习惯应该跟爷爷的影响有关。初秋的午后,当我拿起一本书的时候,爷爷在阳光下藤椅上看书的情景就会浮现在我眼前。
明明那不是一个物质优越的年代,奇怪的是今天的我回忆起来都是美好!今天的孩子,物质生活十分优越,但竞争的压力也前所未有。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童年,很多东西在改变,但也有很多东西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