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残照。
宪宗的景陵,穆宗的光陵莫不如此。
父子俩的陵墓相邻不过十余里,却一同湮没于荒野之中。蔓草丛生中的荒陵,不觉让人感叹,晚唐诸帝生前不得意,身后更是萧条。
景陵尚有路牌指示,不过由于导航不给力,车在乡间小路上驶过许久都没有看到陵墓的踪迹。
停下车在路边张望,猛然看到田野间有一根华表,才知道已经开过了。
昔日的神道已成为农田,正所谓"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循着神道的痕迹往另一方看去,终于找到了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的碑。
翁仲无头,仗马缺首,夕阳残照下的景陵无人问津。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李商隐在《韩碑》这样赞许宪宗皇帝,可惜空有削藩志,却难逃命运的悲剧。唐代志怪小说《续玄怪录》中《辛公平上仙》一文曾隐晦地提到一位皇帝在宫中被宦官刺杀,据后人考证,这位死于非命的皇帝就是景陵的主人唐宪宗。
他的儿子唐穆宗李恒的光陵就在景陵东侧不远处。
驱车前往却始终找不到,好在当地一位司机给我指了正确的方向。
一条窄窄的小路通往一个半山腰一个小小的村落,村名光陵村,却丝毫不见陵墓的踪影。
下车问当地的农妇光陵在哪儿?
答曰:这里就是光陵。
又问:石人石马在哪?
又答曰:村后头。
循着农妇指的方向,终于找到了一块刻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连毕巡抚立的碑都没了,难怪找不到。
石碑朝东北方向就是光陵神道,不过这神道也只剩下一半,石碑朝南的神道已被开山采石挖成了断崖。
远远可以看到朱雀门的阙台,便朝那边走去。一座断头的翁仲伫立在田间,还有一尊半掩在黄土之下。这就光陵剩下的全部了。十多年前天涯长帖《陕西帝陵志》中提到光陵应该还有一匹仗马,但如今也不知去向。
朱雀门前一对残破的石狮无神地凝望远方,似乎叹息命运的不幸。
什么都没有了,转身离去,田垄边用大大小小的碎石分隔开来,这大概就是光陵石刻最终的归宿吧!
上车,打火。回首窗外,夕阳昏晦,千年前,穆宗入葬时应该也是这样的景象吧!